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语文活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案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5 KB
评级:
时间:
2009/4/3 10:37:04
下载:
本月:1 总计:10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200字。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 导入:
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与作者或作品中的内容侃侃而谈。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而且,一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一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解题。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语文活动“美丽心情,幸福人生”教案 其他版
语文活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1 通用
语文活动课——《论语》知识大赛ppt 通用
语文活动:交流中的语言运用ppt 人教课标版
语文活动课示例——写成语,说成语ppt 通用
语文活动:话说文学之美 通用
语文活动:话说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通用
语文活动:谈谈流行歌曲中歌词修辞特点ppt 通用
语文活动课:“会说”是一种能力ppt 通用
语文活动课: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ppt 人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