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
语文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23分)
一、(23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诘责(jié) 黝暗(yōu) 扣人心弦(xuán)
B. 荫庇(yìn) 间或(jiàn) 矫揉造作(jiāo)
C. 媲美(pì) 恻隐(cè) 潜滋暗长(qián)
D. 晕圈(yùn) 皴裂(cūn) 抑扬顿挫(cuō)
2. 对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B.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态度)
C. 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
D.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漂亮)
3. 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 );故宫的宫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出一种( )。它们毕竟都已成为历史。我更喜欢的是近几年来并肩崛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它们的色彩趋于明快、( )、奔放,因而也更使人感到( )。
A. 冷静 威力 热忱 亲密
B. 冷峻 威严 热烈 亲近
C. 冷清 威势 粗犷 亲热
D. 冷寂 威风 绚丽 亲切
4.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B. 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D. 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语气和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人们往往喜欢长盛不衰的事物,渴求永蕴魅力的生命,然而,我们冷静地细细想来,__________春天,桃李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可一入夏便落英缤纷;夏日荷塘凝碧,幽香暗送,但到了秋天,只留下断梗败叶的满目苍凉;秋天,菊花锦簇,热烈奔放,但当寒风劲吹之际,__________。由此可见,世上再美的事物也不会是永恒的。
①哪有永不衰竭的事物,哪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呢?
②永不衰竭的事物是没有的,永不凋谢的鲜花也是没有的。
③红梅傲霜斗雪,独占了严冬的俏枝
④只好让位于傲霜斗雪的红梅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 选出下列企业、商场、茶楼、书屋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 )(2分)
A. 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
B. 百花百样百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
C. 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
D.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 对复完淳的《别云间》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 诗的一、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
B. 诗的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痛。
C. 诗的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地去了,然而,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
D. 诗的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矢志不移抗清决心的自然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