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160字。

  2009安庆市年高三模拟考试(二模)
  语文试卷分析
  安徽安庆      金盛林
  Ⅰ.命题说明
  一.命题背景
  2009年高考是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首轮高考,也是继2006年安徽省语文科首次自主命题后,首次命制新课程语文高考卷。作为新课程高考的过渡期,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和新颁布的2009年安徽卷《考试说明》进行语文试卷的命题。
  根据市教育局的部署,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成立了语文学科高考模拟命题研究组。我们在认真研读新版《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理解,结合我市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命制了这套试题。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三.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阅读题,分值为66分,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两个模块;第Ⅱ卷为表达题,分值为84分,内容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个模块。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四.命题意图
  1.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我们选择了《古琴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篇社科类文章,因为通过界定“一般论述类文章”这一概念,我们大胆排除了科技说明文。当然,有较强思想性的科普类文章也不容忽视。
  2.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我们选择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散文《大地的语言》。尽管目前大家热议“小说”,看好“小说”,作为安庆模拟卷,我们不敢贸然选择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本,选择保守,意在使我们复习备考的步子走得稳健些。
  3.关于名篇名句默写,我们将其范围严格限制在《考试说明》圈定的基本篇目中。至于名篇默写,我们将在下一次模拟卷中设置名篇和名句默写题二选一的形式,基本思路不变。
  4.关于文言文阅读,我们选择《清史稿》中的《方以智传》,主要意图是要体现地域文化和安徽特色;原文有较大删改,符合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5.关于古诗鉴赏,我们选择宋代两位诗人吴惟信和陈与义的同一题材的两首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这是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一次尝试。
  6.关于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命制了6道题,3道语言基础知识题,3道语言表达运用题,考查的侧重点依据《考试说明》有所选择。
  7.关于写作,我们认为“话题作文当时体,至今已觉不新鲜”,而近年兴起的命题作文招致很多的非议,所以,我们选择走中间路线——“新材料+命题”的作文形式,意在拓宽我们的备考思路。
  五.总体评价
  遵循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和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的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较以往的试题有所变化,以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考查的特点。
  1.符合现行中学课程的实际。
  试题中涉及的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在必修教科书和选修教材的教学中皆有所体现。
  2.遵循《考试说明》,蠡测试卷结构。
  鉴于首次新课程高考,2009年安徽卷语文试题在借鉴山东、海南、宁夏卷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征得教育部同意,在一年的过渡期中,安徽卷原则上不设置“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