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
《白求恩》导学导练
江苏省大丰市教育局 夏雨
【弹词开篇】
2006年夏季,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上海海润影视公司等联合投资拍摄的24集电视连续剧《诺尔曼•白求恩》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这部电视剧让我们重温了历史,也瞻仰了白求恩人道主义的光辉史迹。他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那种“面对着病人身体的同时也面对着他的灵魂”的对于医生职责的深刻理解和自觉;他的完全忘我的奉献精神;他对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悲悯情怀……每一点都足以打动我们。
纵然苍天会老、山河会变,白求恩的精神却如同金子,虽久历风雨依然闪闪发光。大医有魂,生生不息。他的精神将永远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行为的标杆,精神的指南。
【非常智慧岛】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说理雄辩的议论文,事和理、情与理高度融合,情因理而更加深切,理因情而更加有力。试以文章第二段为例,来说一说他的论证特点。
第二段共10句话,中心论点是毛泽东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可分为三层。每一层次都是先叙后议,彰显了本文夹叙夹议的魅力。首层首句即点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随后用两个“对……极端……”列举事例加以论证,相同的句式,“极端”的反复,不仅使人读来节奏明快、音节和谐铿锵,而且使人加深了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认识,褒含着作者的颂扬之情。而后笔势轻转,顺势一议,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每个”“都”涵盖之广,无一例外,可见其精神的重要。
金子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稀少。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党内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太少,所以弥足珍贵。毛泽东环视党内,“利己不利人”之人不在少数,遂概括列出与白求恩形成对比:“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与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相对比;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与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相对比。一种是毫不利己,一种是自私自利,一正一反,分外鲜明,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论点。党员身上之所以存在这种种表现,这是因为他们党性不强,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所以毛泽东用“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来点评,以层递的句式,语气先重后轻,从党性的高度对“不少的人”提出批评,批评严而有格,表达准确严密。
最后一层,毛泽东仍然是列举事实进行论证,与上面不同的是,上面列举反面事实,这一层列举正面事实。首举从前线回来的人,连用两个“没有一个不……”的双重否定句,再举晋察冀边区的军民,仍沿用双重否定句“无不……”,范围由小到大,三个双重否定句,囊括所有,从侧面强调了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进一步支持了论点。最后,水到渠成,发出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不仅回应段首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而且用语更为肯定,感情更为强烈,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作者笔力雄健,开阖自如,叙事要言不烦,议论点到为止,正反对比,夹叙夹议,堪称论证的典范语段。
A
【基础习真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狭隘( ) 热忱( ) 纯粹( ) 派遣( ) 鄙薄( )
2.试根据下列要求,从文中找出成语填空。
写白求恩精神用了“ ” “ ”“ ”等成语;写白求恩的逝世,用了“ ”这个成语;批评有自私自利思想的人用了“ ”“ ”“ ”“ ”等成语;批评不安心本职工作的人用了“ ”这个成语。
3.试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依次从哪几个方面阐述“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