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40字。
《离骚》教学设计
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卢兰会
导入:出示幻灯片:一幅对联,上联是对屈原做人的评价-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下联是对屈原做文的评价-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分析《离骚》对屈原的做人与做文进行更深刻的理解,这节课我们主要达成以下目标(出示学习目标)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屈原的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理解本诗以比喻为主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屈原的人格美;
一. 解题
看幻灯片,我们了解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王甚任之。
王怒而疏屈平。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史记•屈原列传》3
处理方式:带领学生了解背景,引出离骚解题,出示幻灯片
二. 熟读诗文
1. 分小组1
2. 小组推举一名读的最好的同学读一遍诗歌,(注意把握重点读音,并找出通假字,出示幻灯片)处理方式:让找三名同学读,找一名同学点评。;老师可相机点评(诗歌的诵读要注意把握节奏,押韵的字要重读等等)2
3. 出示幻灯片,对本诗的节奏作了适当的划分,下面听一段范读,注意对节奏的把握,初步理解诗文大意2
4. 在听范读的基础上全班齐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初步把握作者情感。因忧愁忧思而写。2
三. 分析课文
1. 首先看前八句,让学生快速地说出通假字,“锡”通“赐”。词类活用:名字名-动结合下面注释同学们看前八句写了哪些主要内容,简单概括:高贵的出身降生时的祥瑞美好的名字。
思考题:作者写这些内容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
2后面的诗句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方面?引出修能
我没有看见具体描写作者修能的词句,同学们看一看哪些具体事物代表了作者的修能?这些东西代表了作者的修能,文章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比喻自己的才能,结合注释来说他的才能就是:博采众善操行高洁5
问题引导:a.只披一样不行吗?单一-博采众善b.披蓑衣不行吗?粗俗高洁c.带根皮带不行吗?庸俗--高洁d.超凡脱俗,高雅e.是真的带这些东西吗?引出课件-问题探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