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20字。
  《变色龙》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
  马旭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的变色经过,研究“军大衣”细节描写,认识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形象。
  2、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理解奥楚蔑洛夫反复变色的原因,进一步认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3、学会运用“变”中“不变”的方法分析学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并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刻画人物。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①奥楚蔑洛夫形象的社会意义。②细节描写的作用。
  2、教学难点:①环境描写对塑造主人公形象的作用。②“变”中“不变”的写人方法。
  3、教学课时:一课时
  4、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解决生字词;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查阅资料,熟悉背景。
  教师准备:变色龙相关图片;制作相关课件。
  三、教学流程
  1、趣味中揭新课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看完后告诉老师:图片上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判断的?(学生欣赏一组蜥蜴图片,教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能很快猜出这是蜥蜴,也能从多个角度给出判定的理由。通过这样一个导人,既锻炼了学生学科知识的衔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敞开对话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师:俄国作家契诃夫也写了一条变色龙,他的名字很有趣,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来,并告诉大家有趣在哪儿?(生上黑板写名字和阐述理由)
  (设计意图:将图片与课文联系,一是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引出教学主题,二是从主人公有趣的名字上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2、情节中看变色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把握关键信息。)
  师:狗咬人本是街头巷尾平常小事,但奥楚蔑洛夫却把它看作一件大事。请同学们默读6~27小节,思考:
  奥楚蔑洛夫对案子的双方作出怎样的判定?他每一次判定案子的依据是什么?(投影)
  请根据表格提示在文本处作相关标记。
  (设计意图:①满足学生兴趣,鼓励其认真阅读文本,了解奥楚蔑洛夫整个“变色”的过程,聚焦“变色”。②化繁为简,将文本转化成表格,直观清晰地展现给学生。③为下面小结做准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