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1张。公开课课件。抓住“愤”,用“为什么而愤”一线串珠,重点分析典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矢志不渝爱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教学效果好。含配套教学设计,约1750字。
  《书愤》教学设计
  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周燕霞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我我们来看两首诗。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展示《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谁的诗歌?陆游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爱国主义传统,并把它高扬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义传统不仅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他: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书愤》,一起来领略这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操。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介绍。解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
  1、 节奏2重读3感情
  齐读,让学生自己评价。找个别学生读,学生评价,老师指导。
  诗歌分析:
  一、这首诗题目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哪些事而"愤" ?(找诗中字眼回答)
  o 所愤之一:世事艰;
  o 所愤之二:空自许;
  o 所愤之三:鬓先斑;
  o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1、我们先来看所愤之一:世事艰
  联系时代背景,回答:"世事艰" 具体指什么?
  投降派对敌人妥协退让,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
  作者的其他诗歌里面就写到了这一现象: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陆游《夜读有感》)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陆游《书愤》)
  诗人年轻时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国必成全于我。所以他北望中原,收复山河的豪气如山,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豪情,就有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壮举。
  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不用动词,不用虚词,纯意象的组合,(可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和风急天高猿啸哀作比较给学生提示)
  战船、战马、酷烈的战争坏境、险要的军事据点,
  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
  有力地烘托了作者早年"气如山"的豪情壮志。
  2、 所愤之二:空自许
  这里运用了哪一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
  作者以檀道济自喻,"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既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