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800个字。
  第一节 散文的特点及分类
  一、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所谓“形散神聚”。
  二、分类:
  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
  第二节 咏物散文的阅读
  [规律探讨]
  1、整体阅读后,确定所咏之物。
  2、分析判断作者围绕所咏之物选取了哪些材料,找出各部分选材作者的意图所在,从而把握各部分材料与咏之物的关系,即哪些材料交待环境,哪些材料描绘所咏之物特征。
  3、归纳、概括所咏之物所处环境及特征(表层与人格化特征)。
  4、根据所咏之物的特征,结合作者议论(点睛之笔)找出物与人的精神或品格之间的关系来把握主题。
  [例文]《访兰》
  [材料一]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材料二]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材料三]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一一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画龙点睛]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整体阅读]
  1、整体感知本文所咏之物是什么?
  2、围绕所咏之物作者选取了三个材料?请按文中材料划分,分别概述每个材料的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