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170字。  惠安三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D.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D.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3、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旅夜书怀》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B.鲍照的《拟行路难》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相信有一天会施展
  自己的抱负。
  C.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即诗人均写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分别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
  D.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4、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是老舍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作品通过描写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的互相倾轧,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揭示出封建家族制度必然崩溃的趋势。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骑救幼主,被后人敬仰并尊奉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D.“子夜”即半夜,离黎明就不远了,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
  二、阅读鉴赏(62分)
  (一)、现代文阅读(17分)
  诗与趣味的培养(节选)——朱光潜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性质。一部好小说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象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