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5道题,约3360个字。
绍兴市文澜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这种纤维紧密的草坪,▲(cǎi)在脚下软绵绵的,可以和人工织出的最柔软的地毯▲(pì)美。但是,不只我们脚下是绿草如▲(yīn),连我们头上也是一片翠绿。(《海底两万里》)
2.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
①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④,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⑤《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经受别离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的名句:,。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和第②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①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
②有关媒体的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等“快餐”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文字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写不出来。”
。
4.综合性学习(6分)
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为此,初二(1)班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描绘——春的足迹
春姑娘走到哪里,哪里便春意盎然。请你选择一种最具春天特征的景物,并用一两个精美的句子形象地描写出来。(2分)
活动二:营造——春的诗意(2分)
破土而出的小草、婀娜多姿的垂柳、迎风绽笑的桃花……不仅绘成了一幅春的画卷,也营造了春天浓浓的诗意。请你仿照示例,给A、B中其中任一幅图片配上一句最恰当的诗句。
示例:千丝万絮惹春风A图:B图:
活动三:感悟——春的内涵
经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描绘和歌颂,春不只是一个季节的名字,她已经被人们赋予丰富的内涵。有人说,春象征着生命;有人说,春孕育着希望……请你仿照例句,说说农民、学生对春的感悟。
运动员说,春是刚刷出的起跑线;农民说,;学生说,。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体验爱心(16分)
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
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
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她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
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