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5920字。  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语  文
  2009.4
  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厄运  扼杀  碣石    怒不可遏  以讹传讹
  B.不惮  禅让  耽搁    虎视眈眈  箪食壶浆
  C.狸猫  阴霾  淋漓    竹篱茅舍  不幸罹难
  D.戎装  绒布  芙蓉    烈火熔岩  峥嵘岁月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敢于______的学习品质,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学得深透,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②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那些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往往特别______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的上面。
  ③《关于小区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小区管委会上获得通过,并将于4月1日开始______,届时原暂行规定停止使用。
  A.质疑    贯注    施行    B.质疑    关注    实行
  C.置疑    关注    施行    D.置疑    贯注    实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她重视对生活细节和生活情趣的捕捉,用自己的目光和情感创作,不趋炎附势,不亦步亦趋,画出了普通人独特的乡土情感。
  B.广州人多半吃惯清淡的粤菜,对以“辣”闻名的川菜,有的人虽然心理上可以接受,但口味一时难以适应,也只是浅尝辄止。
  C.近期,社会上各式“山寨”事物层出不穷,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已成为热议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氮元素,如果添加到奶粉中,就可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数值,这是许多不良厂家用以牟取暴利的罪魁祸首。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建安初,正入蜀依刘璋,不任用,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①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黜度,不用其计。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
  2009年广州市“二模”作文写作指导
  一、关于题意内容
  (一)总体把握
  第(1)道是话题作文。该题由三个部分构成:材料、话题、要求。对话题作文的审题应把握“三审”原则:
  ①审材料,抓材料的关键信息。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话题的铺垫,其作用是启发学
  生思考,所以,考生写作时可以用、也可以不使用话题中的材料。
  本次作文的话题材料分别从“人的五官、五官的摆设和人的感悟”三方面提供写作思
  考的情境,以激活想象。考生可以从材料中五官的摆设思考,“两只眼睛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理解为目标要一致;“两个耳朵向着不同的方面”可以理解为广泛听取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一张嘴巴也许是要人们少说”可以理解为少说、慎说、不乱说。考生也可以参照人的感悟“多看、兼听、慎说”来立意写作。但无论怎样解读话题中的材料,都不能离开话题的范围写作,因为话题中的材料是服务于话题的。
  ②审话题,明确判定话题类型,灵活驾驭话题的内涵和外延。话题是话题作文的灵魂,
  立意角度的选择,论证材料或记叙事件的选取、行文思路的把握都必须要围绕话题展开。
  本话题“看•听•说”是由话题材料延引出来的关系式话题。话题中的三个动词“看、听、说”分别由两个间隔号分开,组成关系型的话题。考生一定要认真思考“看•听•说”之间的关系,至于将三者理解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还是转折关系,是侧重在“看”或“听”还是“说”,则完全由考生自己选择完成,只要文章能将三者的关系写清楚,能自圆其说即可。
  ③审要求,揣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题目要求“立意自定”,即可以从材料思考立意,
  也可以从话题立意;“题目自拟”,即可以在话题范围内自己拟一个题目作文,也可以用本话题作为题目来写作。
  综上所述,以下立意均可视为切合题意:
  1.如果做到目标一致、广泛听取意见,而又说到做到,就一定能把事办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