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河北省2009年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82 KB
评级:
时间:
2009/4/23 11:29:11
下载:
本月:1 总计:26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17070字。
河北省2009年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200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而小麦又是从西亚那边传过来的,不是中国原生的。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所以中国是两种农业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为主的农业,南方长江流域是以大米、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起源地。
过去,研究农业起源,农学家主要根据栽培种与野生祖本的关系,也就是植物的基因库,认为基因种类多样化的地方,就应该是农业起源的中心。所以一般都认为印度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日本学者提出过山地起源说,认为东南亚北部的山地,包括中国的云南,泰国、缅甸、越南北部,还有印度的东北部,这个区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心。
事实上,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时候,中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就已经形成了。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有一个漫长的冬季,冬季的食物资源比较缺乏,先人就得想法子来增加食物的资源,这就是农业产生的一个社会动力。而这两个地方又恰恰有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粟的野生祖本,就是狗尾草,这里到处都是;黍的野生祖本在华北地区也能找到,有野生黍。所以人们可以栽养它。在长江流域呢,有野生稻,到现在还有,江西、湖南都还有,这些地方是野生稻分布的北部边缘。为什么许多农学家考虑野生稻从印度起源、从山地起源,还有一些农学家考虑从华南和东南亚起源?因为这些地方野生稻非常多。长江流域野生稻很少,是野生稻生长的边缘地带。然而,他们就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些野生稻多的地方,其他的食物也多,人们就用不着种了。
稻谷作为食物的优势在哪里?它的优势是易于贮藏,填补冬季食物的匮乏。而且稻谷又是一种一年生的植物,种了以后等不了几个月就可以收获,到第二年开春又可以下种。要是别的植物,比如说水果或者是干果,像栗子、橡子,你把这些种子保存后播种,多少年以后才能结果,周期太长。谷类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优点。所以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背景下,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就成了两种农业起源的温床。
这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来讲极为重要。北方旱地农业歉收了,南方的水地农业可以做补充;南方水地农业歉收了,北方旱地农业可以做补充。中国文化的特色,就以广大的农业为基础,而且是两个农业体系,就像双子星座似的,拧在一起。
(选自2009年1月8日《光明日报》《农业起源与中华文明》,有删节)
5.下列对成为我国两种农业起源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流域 是野生稻分布的北部边缘,这些地方长有少量的野生稻。
B.两流域都有漫长的冬季,冬季里食物资源比较缺乏,人们有生活压力。
C.黄河流域有野生黍和大量的狗尾草,都是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
D.水果或者是干果,像栗子、橡子之类的植物,从播种到结果周期太长。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南方种植大米,北方种植小米、小麦的农业体系,是在六七千年前形成的。
B.水稻、谷子等谷类作物,共同的优点就是易于贮藏,能够填补冬季食物的匮乏。
C.日本学者提出稻作农业山地起源说,是因为那里野生稻多,基因类型多样化。
D.有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对我国极为重要,一方遇到自然灾害,另一方可以做补充。
7.下列根据文中的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经历了自然与历史的检验,这种农业种植传统将不会改变。
B.水稻之所以没有起源于印度或我国的华南一带,主要是因为那里气候温暖,自然资源丰富,食物充足。
C.农业起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自然、地理、气候的背景之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类的聪明与智慧。
D.水稻和谷子的成功培育证明了越是自然条件差的高寒地区,越能培育出生长期短,易于贮藏的粮食作物。
二、(9分,每小题3分)
5.D (本句只解释了水果或干果没有成为主要作物的原因,不是两种农业起源的原因)
6.A(无中生有,小麦成为北方主要农作物的具体时间文中没有涉及。)
7.B(A项推断绝对化,“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证明了本推断的错误;C项过于强调了人的聪明与智慧,最主要的条件应该是“植物的基因库”; D“条件越差越能培育”不符合文意。)
石家庄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
二、(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大脑的变化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从40岁开始人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行动迟缓。这项研究表明,到了中年,即使健康的人,负责运动神经元控制的脑区的绝缘性(由包裹着神经纤维的一层特殊的薄薄的脂肪产生)会开始下降。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学家乔治•巴特佐基斯比喻说,大脑就像互联网,动物的快捷取决于带宽,而在大脑中的髓磷脂,就是包裹着神经纤维的一层特殊的薄薄的脂肪,就相当于“宽带”。这研究帮助解释了为什么“40岁之后很难再成为一名世界级的运动员”。 .
尽管这个消息听起来有些令人沮丧,但这项研究为我们指出了在身体和精神上保持积极状态的另外一个原因——进行积极锻炼的大脑可以更迅速地发现受损的绝缘部分,并指示修复细胞前去修复。 .
健康的髓磷脂可以更迅速地传输大脑用于发出指令的电子信号。更高的放电频率——被称为“动作电位”——可以加速人们的动作,包括从拍篮球到敲击手指敲击的任何一种动作。 如果说髓磷脂是在青春期时积聚起来的,那么它的生成速度什么时候会慢德不足以抵消人体修复破损、老化的绝缘材料的过程? .
巴特佐基斯召集了72名年龄从23岁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ppt2 通用
2009现代文阅读备考指导——选考(2)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文本阅..
2009现代文阅读备考指导——选考(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阅读..
河南省2009年高三语文最新模拟试卷分类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教..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查报告ppt 通用
2009届北京市各区下学期“一模”实用类文本阅读汇编试卷 人教版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调查报告ppt 通用
四川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模拟试题分类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教..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ppt 通用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阅读ppt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