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170个字。
  备战200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
  知识导读
  一、记叙文阅读的细分
  普通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狭义散文阅读、小小说阅读
  二、记叙常识
  1、记叙的要素
  2、记叙的人称
  3、记叙的顺序
  4、记叙的线索
  5、记叙与其它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1抒情与议论
  2描写
  6、记叙的中心
  7、常见修辞格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三、关于小小说阅读的指导
  1、故事情节的把握。
  2、人物形象的揣摩。
  3、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作品主题的挖掘。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四、狭义散文阅读的指导
  (一)、散文的基本概念
  广义:除骈文以外的以散句为主的文章。
  狭义:属记叙文中的一种,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可分为写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哲理散文等。
  (二)、散文的基本特征——“形散而神不散”
  1、在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2、从表现的感情来看:作者情思贯穿始终,散文表达的感情有的直露,有的含蓄;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
  3、在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描写、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文章的结尾来看,往往在结尾侧面暗示,激发联想,点击中心;(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5)从具体的写作方法上,散文往往安排两类材料——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运用对比(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衬托(正衬和反衬)、渲染(烘托)等手法来表现主体材料。
  (三)、散文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有时也见对比、衬托(烘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悬念设置、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照应、渲染、细节描写手法等。
  (四)、散文常见考题
  体味情感类
  赏析语言类
  评价感悟类
  牛刀小试
  无法不对你残酷(安宁)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