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60字。共2课时。  
长江三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3.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预习
  1.本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处是______。
  2.“三峡”,西起______省______县,东至______省______县,全长______公里。
  3.“三峡”的名称(依次)是______峡、______峡、______峡。它们的特点(与名称对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4.“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是______修辞手法。“交响乐”指的是______,“飞翔”指的是______。
  5.西陵峡中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______滩、______滩和______滩。其中最险的是______滩。
  6.秭(的读音是______)归,是______的故乡,他被流放在汨(读音是______)罗江,投江而死。
  7.王昭君,名______,她诞生在______。西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后嫁给匈奴的单(的读音是______)于,杜甫在《咏怀古迹》中有一首是咏王昭君的,课文中引了两句,是“______、______”。
  8.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9.本文所写景物是随______变化而变化的,观察角度一般都是______视和______视,观察到的景物方位一般都在______和______。
  10.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长江三峡》、刘白羽、《刘白羽散文选•长江三日》
  2.四川、奉节,湖北、宜昌,193公里。
  3.瞿塘、巫、西陵,像一道闸门(或雄奇)、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或秀美)、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或险恶)。
  4.通感、比喻,在急流中航行及舒快的感觉。
  5.泄、青、崆岭,崆岭。
  6.zǐ,屈原,mì。
  7.嫱,香溪, chán,“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8.由西向东的航程。
  9.船行(或船的方位)、仰视、平视,前方、两侧。
  10.本文在描写三峡雄伟艳丽的景物中,表达了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启发人们急流勇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刘白羽情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描写了自己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唱出一首献给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赞歌。
  二、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工作,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刘白羽散文集》等。
  三、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四、分析课文
  一、重点字词
  启碇 滟滪 绛紫 云蒸霞蔚 峨冠博带 群山万壑 雷霆万钧 缤纷 亭亭 婀娜 眺望 小心翼翼
  二、朗读课文。  
  要求:1.声音响亮,读准字音。2.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
  三、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分析:
  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四、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启发思考的几个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