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7660个字。
  2009年初中学业考试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中考时间一天天逼近,不要焦急,扎扎实实做好眼前的事儿,才能展现最好的自己,正如现在的考试,拥有了镇定,也就拥有了正常的状态。相信你能!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文段,根据横线前的汉字或拼音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汉字。(4分)
  虽然刚出生时,我们的那根连接母体的qí  (1)带已经被剪断,可是与母亲精神上的血缘关系却终生难以割舍。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lín   (2),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3)无声息,却滋润(4)着一棵棵生命的细苗。我们怎能忘怀!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方格内。(2分)
  A.一泄千里自知之明随机应变转弯抹角()
  B.相安无事断章取义一视同人忍俊不禁()
  C.恍然大悟重蹈复辙莫衷一是妇孺皆知()
  D.孜孜不倦小心翼翼骇人听闻郑重其是()
  3、参照加点的文字,将画线部分加以调整,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2分)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人百尺宽的峡谷。发出的声响如虎啸震川,浊流的奔涌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4、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格1分,共8分)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财富。驾驭这份财富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需要丰富的感情和想像,需要一份宁静的心情,那么你就不难品味到个中无穷的魅力:这里有《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所谓伊人,。”的相思;《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生,亦我所欲也;,。”的思辨;王湾《次北固山下》“,江春入旧年。”的理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彷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月下飞天镜,”的美景;更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济世情怀。丰富的情愫尽在其中。
  5、名著阅读。(5分)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叙述的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用成语回答)故事情节,作者是  。(1分)
  (2)本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分)  
  (3)《三国演义》中一战,曹军八十万大部烧死,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2分)
  6、综合性实践活动题(7分)
  “拦街福”,为温州地方性传统节日。根据史料记载,温州“拦街福”习俗起于清代。同治年间(1962-1874),拦街福习俗在温州民间已非常流行,并且有相当的规模。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活动。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几集各种文娱活动之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顾客,各方游客云集。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人出入、活动至午夜才息。第二天,别处街道又举办“拦街福”。
  今年由2月25日至3月8日的拦街福活动凸显了“传承文明、文化兴市”的主题,在时空布局与活动内容方面均致力于将“传统”做出新韵味。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拦街祈福、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民间艺术展演、品尝美食、文化体验、温州名品展示购物、文化大市建设及文化产业成果展示推介和文艺精品晚会。盛况空前。
  (1)请说明一下“拦街福”名称的含义。(1分)
  (2)请举出两个具有温州特色的民俗文化名称、。(2分)
  (3)仔细阅读上述两段文字,说说新“拦街福”有哪些现实意义?(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