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430字。  高刘中学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卷  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闲话信仰
  雷池月
  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这话大体不错。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而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的发展留下适宜的空间和条件。
  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
  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经历的艰苦思想过程,使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比如,“孝”和“以孝治天下”的观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没有“孝道”这一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咱和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百善孝为先”,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方面的下面评估,是一种积极的说法。而要做到客观公允,它消极的另一面也能回避。由于道德信仰的状况常常受时代环境的左右,在一个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又较容易受到蛊惑,因而其坚定性确实赶不上各种高级宗教,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令人厌恶的现象,小者拐骗偷摸;大者杀人食肉。而在权力场中,无论是谄媚逢迎的瞒心昧己、虐杀无辜,或者是垂涎财富的崇洋媚外、唯利是图,虽然不同,嘴脸却一样丑恶。而且,从表面看来,其来源和过程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的东西,能够按照当权者的意志接踵而至,一夜之间便蔚为风气。这在宗教传统很深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西班牙和巴尔干地区发生过猛烈的碰撞,反反复复的改宗斗争是一个相当漫长而惨烈的过程,时至今日,巴尔干人民还在饱尝这一惨剧留下的苦果。相对他们而言,中国人倒该算是有福的了,在这里所谓“坏事变成好事”的逻辑得到了证明:不是吗?如果我们也十分执著于某种信仰,那中国和世界今天会是何等模样。
  (原载《书屋》2006年第一期,有删节)
  1.对“中国人倒该算是有福的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信奉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避免了许多惨剧。
  B.中国人能自觉按当权者的意志,消除毫不相干甚至相互对立的消极因素。
  C.中国儒家的“孝”不但脱离了动物的本能,而且也避免别有用心的蛊惑。
  D.中国信仰儒学,有时会遭到道德危机,绝不会发生宗教的猛烈碰撞。
  2.对于中国为什么实行“以孝治天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善孝为先”,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理念,统治者选择“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B.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孝”是其最中心的环节。
  C.“孝”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优于西方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此不会发生反反复复的改宗斗争。
  D.中国人选择“以孝治天下”是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的,并且经过艰苦的思想过程。
  3.关于“信仰”,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思想和封建王朝专制结合,形成“超稳定结构”,反对宗教信仰。
  B.道德信仰是多元化的,对其积极性和消极性,都要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
  C.中国文化传统缺少宗教情怀,是被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排斥的结果。
  D.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在文明早期就居于相当高的层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伞
  汤学春
  徒儿成功,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山风指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傅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包含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  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舍难分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