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4350字。
  山东省临沂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值  (一) (二) (三)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卑劣(liè)  苍劲(jìn)    一晃(huàng)   造诣(yì)
  B.违背(wěi)  驾驭(yù)     庇护(bì)      祈祷(qǐ)
  ò)   惬意(qiè)      偎依 (wēi)      嫉妒(jí)
  D.舆论(yǔ)     中意(zhōng)  脂肪(zhī)     膝盖(q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沧穹    恬静    中流低柱    胸有成竹
  B.枢纽    辐射    风华正茂    星罗棋布
  C.窘迫    布署    潜兹暗长    真智灼见
  D.阔焯    轶事    弥足真贵    以身作则
  3.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春》是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朱自清写的散文,前者是叙事散文,后者是抒情散文。选自长篇小说《呐喊》的《孔乙己》是老舍写的。
  B.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法国都德的《我的叔叔于勒》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于勒”的形象;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成功地运用语言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阴险、狡诈、多变的警官形象。
  C.《己亥杂诗》《泊秦淮》《春夜喜雨》《石壕吏》都是唐诗;《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天净沙  秋思》《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都是宋词。
  D.东晋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生活画面;汉朝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为我们叙述了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全过程。
  4.名句积累填空。(7分)
  ①“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眼中的西湖水波荡漾,山色空蒙,如同一位恬静美丽的女子,令人喜爱。
  ②“不要人夸颜色好,               。”王冕笔下的梅花颜色清淡,暗香浮动,使人想到了不慕荣利,清雅脱俗的君子。
  ③“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对酒赏花,菊香盈盈,佳节美景反勾起了她的离愁别绪。 
  ④“            ,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⑤“               ?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阅读与理解。(共55分)
  (一)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然后做题。(15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