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8710字。
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赣州市十一县(市)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
高三语文试卷 .
.
.
(试题总分:150分 完卷时间:150分钟)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
一. (15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凯普莱特家的坟茔(yíng)所在的墓地。(帕丽斯)孩子,……你到那边的紫杉(shā)树底下直躺下来,把你的耳朵贴着中空的地面,……要是听见有什么声息,便吹一个唿(hū)哨通知我。 .
B.王学仲先生身为艺术巨擘(bò),为人风骨爽朗,胸襟旷达,晚年虽罹(lí)风疾,犹文思敏捷,老当益壮,孜孜不倦地研习书画,吟(yín)诗作文,实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
C.一边是濮(Pú)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xì)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殆、颠沛以之的两大(dài)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 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 .
D. 现在时代变了,造假也在进步,即便大陆货的日常品生产,造假掺 (chān) 假也开始走技术路线,如往食品里添加三聚氰(qíng)胺(àn),使得食品的蛋白质含量看上去较多,这个秘密谁发现的?肯定是位精通有机化学,又肯于钻研的人士。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 ,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
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关于全球变暖的诸多 ,在二十一世纪都将会一步步显露出来,成为现实。 .
③面对当今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低俗化现象,那些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是否应好好反躬自省,悔恨 。 .
A.事态 殷忧 自疚 B.势态 隐忧 自疚 .
C.事态 隐忧 自咎 D.势态 殷忧 自咎 .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以郑板桥为例,他一生愤世嫉俗,痛心疾首,其全部画作,几乎大都以兰、竹、石为创作题材。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俯拾即是的肮脏世道下,他的孤独、苦闷和愤懑,唯有寄情于兰、竹。通过对花鸟画的拟人化构想,进而开始对世俗社会的针砭时弊。但这些把文人画发展到极致,且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花鸟画创作,由于大多是士大夫阶层中那些同道文人们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对话,其绘画语言、语法上常常表现出晦涩难懂,就难免会失之于曲高和寡,而不能为各阶层大多数人所接受。 .
A.痛心疾首 B.俯拾即是 C.针砭时弊 D.曲高和寡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只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就容易陷入散漫零乱;只有变化而无重复,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 .
B. “2008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今天对外公布,入选综合类十大流行语的分别是:汶川大地震、生命、爱心、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南方雪灾、众志成城、油价上涨、节能减排。 .
C.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咀嚼。 .
D. 如此昂贵的造价,却只有日均1.5万的客流,高峰脱班时间达到20分钟,完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运送效率,甚至还比不上每公里造价只有几十万的普通线路。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
①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②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③却容不了当权派 ④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
A.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
二.(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
基因大战 .
由于基因巨大的经济利益,它立刻引来了许多贪婪的目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一仗就是专利战争。专利对近代科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对科学家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人类基因组为每个人所共同拥有,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因此著名人类遗传学家福格尔谴责 “基因专利”,并认为它是全人类的一场噩梦。 .
由于基因研究投入巨大,克隆一个疾病基因就要投入上亿美元。其潜在的商业利润也惊人,按照有投入就有回报的商业逻辑,对功能明确的基因有人申请专利,但是更有人对功能尚不明确的基因也要实行专利。现在已经颁布了1200个人类基因的专利,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只能在转让费和专利期限上讨论问题。 .
因为人类基因是有限的,发现一个就少一个,因此,基因资源的争夺是残酷的争夺。 失败者只有用别人的专利进行生产。而没有专利,就无权进行生产。如果基因序列也被允许专利,其后果是严重的。信息垄断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几家大公司主宰,谁要是享用这些信息,都要向他申请许可。 .
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资助者、所有参与的实验室,都一致同意并许诺: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数据,应该“平等、免费”分享,并签订了“百慕大原则”:所有数据都应在24小时内公布,但“赛里拉”等公司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意义与经济意义实在太重大了,争持不会停止。 .
人类基因分离与研究的最终价值是人类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基因功能的鉴定,关键是与疾病等表型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基因分离——应用这两头都需要与疾病挂钩。疾病家系、人群、患者的遗传材料,成了具有科学、经济意义的基因资源。而拥有这一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成了争夺基因的“狩猎场”。 .
印度科学家首先挺身而出,给印度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以行政措施保护印度的基因资源。我国基因资源外流情况,比起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今日生物世界》报道,美国西夸纳公司已取得中国一个很大的哮喘家系,随后多次宣扬这一家系的价值,以配合宣传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