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1470字。
陕西省宝鸡市
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绯闻/斐然成章 舷梯/垂涎三尺 根茎/负荆请罪
B.蹊径/两栖动物 饯秀/天梯石栈 恪守/溘然而逝
C.铁砧/臻于完美 虔诚/潜移默化 渲染/轩然大波
D.慑服/十恶不赦 愧疚/既往不咎 标识/炙手可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对于种种形式的通俗历史写作,“正牌”史学专家或不屑一顾,或不足为训;而在图书市场上,这类读物却大为热销,持续“高烧不退”。
B.鼠首和兔首铜像是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法国佳士得公司不久前公然将其拍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C.跟着预设节奏的伴奏带唱歌,无异于削足适履,无异于把狂放不羁的草书限制在刻板的方格里,无异于不同性格的人穿上同一款式的时装。
D.青年男子李乔明在看守所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当地公安机关瞒天过海,编造出玩“躲猫猫”游戏撞墙而亡的死因,其卑劣的行径激起了亿万网民的义愤。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国女排只要坚持打法全面、快速、多变的基础,继续发扬老女排顽强拼搏的传统,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可能的。
B.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中美高中生比日韩高中生更自信,更能坚持个性;中国高中生对未来最有信心。
C.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之后,激动地说:“这个荣誉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更让我感到一个作家神圣的责任。”
D.今年的“两会”,厉行节约蔚然成风。例如,陕西代表团将会议经费减少了20%,只安排了一次宴请港澳台侨委员,其他各种预定的宴会全都取消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金融危机正在蹂躏我们这个星球。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要是照前些年那样疯狂“发展”下去,早晚要出事。 , 。
①发展不是目的,发展须有制约//真正的发展应以开放、多样化、宽容和理性为基础
②真正的发展应以开放、多样化、宽容和理性为基础//发展不是目的,发展须有制约
(2)频发的矿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重走发达国家当年原始积累的道路,原
因不仅仅是 ,更在于 ,也没有更长的时间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去解决类似于矿难这样的问题。
③我们不再具备当年西方国家完成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条件//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
④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我们不再具备当年西方国家完成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国
际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嫦娥”撞月
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在经历了494天的飞行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准确撞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上。至此,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下帷幕.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同年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设计寿命为一年。2008年10月,“嫦娥一号”成功在轨运行一年,完成预定探测任务。服役期满后,“嫦娥一号”卫星工作状态仍然良好、燃料充足,因此有关方面决定让“嫦娥一号”超期服役,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探测作用,为后续探月任务增加技术储备。在“额外”的4个多月里,科技人员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十多项验证试验。
虽然由于距离所限,科技人员未能看到卫星撞月画面,但可以想见当时一定非常精彩,碰撞会产生大火球、四处飞溅的碎片和腾空而起的蘑菇云.科技人员也未能爆炸声,因为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空气。“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了坑,由于月球上没有刮风下雨的风化现象,这个撞击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如果将来的某天,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可在这次撞击坑边插上中国国旗,毕竟这是中国宇航器在月球表面留下的纪念品。
“嫦娥一号”撞月成功,为今后我国空间探测器软着陆打下初步基础。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对其进行实地勘测将是我国天文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月球探测器在地球表面软着陆难度高,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连降落伞都无法使用,因而在月球表明精确软着陆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落在斜坡上,月球探测器就可能“翻车”,无法正常工作。此次成功撞月是一次很好的演习。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38.4万公里,从地球地面传到月球的信号,比地球地面传到此前的我国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信号要弱得多。这次“嫦娥一号”成功撞击说明我国的遥控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为嫦娥二期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撞击月球的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DD相机,实时传回图像,图像清晰.这反映我国远距离图像实时传送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
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星球之一.几千年来,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和研究没有停止。从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阿波罗号”成功登月,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是我国探月的重要阶段性成果,随着我们对月球认识不断丰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从目前来看,人类探测月球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加强对月球研究有助于人类研究地球的起源;其二,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没有大气层扰动,也没有城镇灯光干扰,可以一览无余,饱览星空。月球的背面不受地球上人工无线电干扰,因此,如果能在月球上建立月球科学基地和天文台将极大地促进人类天文事业发展。第三,相比于其它天体,月球距离地球非常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完全有可能将月球作为人类探测宇宙的中转站。“嫦娥一号”顺利完成任务并成功撞月,对我国科研人员是极大的鼓舞,标志着我国的探月事业迈上新台阶。
(新华社记者:蔡玉高周润健)
5.下列对“嫦娥一号”撞月情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科技人员未能亲眼看到“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画面,但可以肯定撞击时的情景非常精彩:大火球熊熊燃烧,碎片四处飞溅,蘑菇云腾空而起。
B.“嫦娥一号”撞月的情景虽然精彩纷呈,惊心动魄,但由于距离所限,而且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空气,科技人员未能听到爆炸声。
C.“嫦娥一号”撞月的瞬问会产生巨大的撞击力,使月球表面留下巨大的撞击坑,这个撞击坑是中国宇航器在月球表面留下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品。
D.“嫦娥一号”撞月的精确时问是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撞月的准确位置是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这是事先设定的撞击点。
6.下列对“嫦娥一号”撞月意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38.4万公里,我国科技人员在地球地面对“嫦娥一号”进行精确控制,使其撞月成功,说明我国的遥控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
B.“嫦娥一号”撞月成功,标志着我国对月球的探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国为促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进入新的阶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C.在撞击月球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了实时图像,图像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