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90个字。
《小石潭记》实录&反思(市优质课优秀案例一)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坊子区眉村中学王军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至今传诵不衰,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领略一下它的魅力吧。看看我们能从课文中读出什么。首先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大屏幕出示学习内容:1、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词汇。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
二、读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读通1、读准字音。2、读顺句子。)
师: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就两个: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听?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参差披拂。
师:读得很好,字音很准确,句子的停顿也很恰当。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生:怡然不动的“怡”读错了。
生:俶尔远逝的“俶”读错了。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好,再把这两个四字短语读一遍。
生: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生:潭西南而望,……曰奉壹。
师:有的字读得不准,谁听出来了?
生:“悄怆幽邃”的“怆”,“差互”的差。
师:很好,看这个句子的停顿。听老师读:其岸势/犬牙/差互
师: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好,读到现在,按照目标,我们已读通了课文,下面提高要求,看我们能不能读懂课文。
三、读懂课文。
师: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清要求。(大屏幕显示:读懂1、读课文注释,翻译课文。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师: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如有疑难,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生:独自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讨论。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学习的结果,哪个小组在翻译中有困难,可以提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个人的疑难问题。
生:“伐竹取道”是什么意思?
师:你觉得是哪个词导致了你翻译中的困难?
生:“取”。
师:哪个小组愿意帮他?
生:“伐竹取道”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小路”的意思,取,就是开出的意思。
师:说得很好。
生:我们小组还有一句:其岸势犬牙差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