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80字。3月份试卷。
  吉林一中2009年高考模拟训练题(一)高三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 6 页(1——21题) 
  2.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朔漠/扑朔迷离  盘飧/以飨读者  趑趄/趔趄
  B、崔嵬/巍然屹立  陨石/磨牙吮血  欢谑/噱头
  C、沽酒/估计价格  枯槁/稿酬丰厚  庶几/富庶
  D、斟酌/真知灼见  机杼/毁家纾难  旧醅/胚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江河解冻,春意阑珊,熬过一冬的人们惊喜地注视着大地上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黄莺的鸣唱尤其让他们心醉。
  B、初上口语课,外国教授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我虽聚精会神,洗耳恭听,但仍不知所云,一节课下来,身心疲惫,收获甚微。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神七”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20多年间,青岛市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扶持企业争创名牌,使青岛实现了从发展名牌产品到发展、创建品牌城市的战略大转移。
  B、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导致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社会倒退。
  C、我国农村正步入“第三步”改革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将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改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改进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某些深层问题。
  D、南极是一个冰雪的世界。覆盖南极大陆1300万平方公里的冰盖,约占世界总冰量的90%左右,是地球上主要的冷源。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织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了几道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了整个树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