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7140个字。
  靖江外国语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请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12分)
  请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表格中,每题2分,共12分。
  序号 1 2 3 4 5 6
  选项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撷取(jié)         镌刻(juān)       吮吸(shǔn)     消弭(mǐ) 
  B.枝杈(chà)         血渍(zì)         诘责(jié)      称职(chèng) 
  C.倭瓜(wō)          凄怆(chuàng)     冗杂(rǒng)     给予(jǐ)
  D.契约(qiè)         妆奁(lián)       饯行(jiàn)     告禀(bǐ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B.我想知道《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当初创办的初衷是什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C.中华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宽厚包容;又能像苍天刚健运行一样,彰显正义。
  D.城乡医疗保险大概分三种类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新组建的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拭目以待。
  D.元宵节那天晚上,人们争相去马洲公园赏灯,看水幕电影,真是门庭若市。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要抓住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大好时机,乘势而上,不断开拓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B.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知识归类,化整为零,注重训练。
  C.事故调查结论表明:指挥不当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施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直接发生。
  D.艺人过去遭白眼,如今却受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信未孚(为人信服)      属引凄异(延长)     深入不毛(草木) 
  B.作奸犯科(奸邪的事情)    学而不厌(满足)         蹴尔而与之(践踏)
  C.闻寡人之耳者(听说)     望其旗靡(倒下)     乘奔御风(奔驰的快马) 
  D.投诸渤海之尾(之于)     常蹲其身(自己的)       所以动心忍性(因此) 
  6. 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
  ①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
  ②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
  ④病痛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才得以展示
  A.①⑤④③②B.②④①⑤③C.④②③①⑤D.①②④③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138分)
  一、语言运用(37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按先后顺序订正在方格中。(4分)
  (1)斗欧(2) 恻隐之心(3)百费待举(4) 情意缱绻(5)贴切娴熟
  (6)徒劳(7) 中流砥柱(8)鸦雀无声(9)蜂涌而上(10) 号啕大哭
  (11)真谛(12) 充耳不闻(13) 谈笑风生(14) 咄咄逼人(15) 唯妙唯肖
  订
  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最后两条每条2分,其余每条1分,共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善行者究其难。⑤笔落惊风雨,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⑦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名言表现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这句名言常被引用来赞扬有预见的人,也用来说明掌握了事物规律,往往就能见微知著,见始知终,从而防患于未然。
  9.阅读《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完成后面题目。(6分)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此诗是柳宗元被贬柳州所作。
  ⑴全诗运用了怎能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