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愚 溪 诗 序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感情。
2、 体会本文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的灵活精美。
教学过程
一、题解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本文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八愚诗》的序,即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志,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二、写作背景
柳宗元的寓言讽刺散文和人物传记散文,对现实的认识和批判比韩愈要深刻,对人民的屿比韩愈还要强烈。代表伤口有《三戒》《黔之驴》《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等。他是继郦道元之后的又一位刻画山水的能手。但是他的山水游记不是纯客观地写景状物,而是渗透着自己痛苦的感受和抑郁的情怀,形成了寓情于景,托物寄兴,意境幽邃凄清,文笔清新冷峻的风格。《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他的《愚溪诗序》,用自嘲的笔法表达了孤愤郁结的牢骚,忽而抒情,忽而写景,忽而议论,转换变化,情文相生,显示了他圆熟活脱的语言艺术,为后世所诵。
三、内容结构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着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第一段,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灌溉水之阳”,“东流入于潇水”,介绍两种不同的命名——有的给这条溪冠以姓氏称为“冉溪”,有的根据溪水可以染色称为“染溪”,叙出改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愚触罪”,贬谪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之说;三是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故更之为愚溪”。而 这条溪水,又是那么幽深浅狭,对人并没有什么益处,所以称它为“愚溪”。
第二段,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
第三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正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之奇”而“无以利世”。
第四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者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又归结溪水的命名上。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前四段,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第五段,用“溪虽莫利于世……”几句,与第三段“无利于世”抑扬对照,代溪自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诸语,与第四段“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为解嘲。名为“愚”,实则不愚。遂将溪之愚、已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容神俱忘的化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