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80个字。
鄂教版七年级下【沁园春•雪芦花荡】练习测试与作文
(设计:张慕元)
11.沁园春•雪12.芦花荡
一、课文聚焦
【基础演练】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惟余莽莽()成吉思汗()分()外妖娆()
数()风流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l)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略输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了。( )
5.下面对《沁园春•雪》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雄伟的气魄。
B.这首词的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前十句写眼前的实景,后三句写的是虚景。
C.下片中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一概否定了他们。
D.下片开头两句,“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6.请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锐不可挡( )张皇施措( )永锤不朽( )
转弯末角( )鞠弓尽瘁( )月明风青( )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 ),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②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 )多了,就更睡不着。
③发烧的手浸在( )的水里很舒服。
A.清爽清凉清香B.清爽清凉清香C. 清香清爽清凉、
8.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2分)
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
9、对“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这歌声可以想见抗日队伍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战斗风貌。
B 从这响亮的歌声可以想见老英雄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体壮,信心十足。
C 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D 傍晚时候,人们吃饱喝足,悠闲自得,不由得唱起了歌。
10、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A 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
B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C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英语教师。
D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阅读点睛】
1、《沁园春•雪》中的景物描写极有特色,请赏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诗句美在哪里?
答: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