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0580字。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09级 “三诊”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命题人:黄其科 李清友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绯闻(fēi) 奴婢 (bēi) 软着陆(zhuó) 数见不鲜(shù)
B.枸杞(qǐ) 澄清(dèng) 压轴戏(zhòu) 亲密无间(jiàn)
C.下岗 (gāng) 僭越(jiàn) 占星术(zhàn) 椎心泣血(chuí)
D.辟谣(pì) 咀嚼(jiáo) 新牌坊(fāng) 引吭高歌 (kà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缭草 冠名权 巫合之众 别出心裁
B. 销假 和事老 无尚光荣 当人不让
C. 文身 哈密瓜 怵目惊心 攻城略地
D. 坐镇 挖墙脚 带罪立功 流连忘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来,一些景区的不法之徒经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野生植物充当“灵芝”或“党参”骗取游客钱财,影响社会安定。
B.政府是依法谋求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舍此而役使群众,为少数人谋私利,或越俎代庖,管些不该管的事,那就是不务正业乃至擅权乱法。
C.大坪中学在参加第21届世界中学生女足锦标赛中作假一事,使该校声誉受到严重影响,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D.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只求时髦,不顾效果,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已进入到了21世纪,窗外的世界天天一个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中学生们该如何应对呢?
B.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C.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错误的态度,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D.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专家4月30日在介绍此次蔓延全球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时表示,人
感染猪流感病毒的流行强度肯定超过SARS和禽流感,但病死率不会高于SARS和禽流感。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户籍改革:一纸难载权利之重
谁都知道户籍制度要改革,可怎么改,探讨持续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定论。全国人大代表、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的说法:不能一刀切,大城市与小城市肯定有区别。这种说法代表着官方思路。
放开户籍的尝试也在进行中,石家庄等城市,已经开放了户口。而能否取消户籍制,最大的争论点在大城市。像北京,现在已经接近2000万人口,放开户口,迅速涌进的人口会不会将城市压垮?管理者的思路是希望通过限制人口准入,来缓解交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此种方式备受责难。反对者认为,即便有户口限制,也无法阻挡外来人口。北京每年只有一万多个户口指标,外来新增人口却有四五十万,指望户口挡住移民,一厢情愿。
遭遇批判的户籍制度,关键不在有没有户口这张薄纸,而在这张纸承载了太多内容,它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的潜在利益捆绑在一起。正如一些论者所言:“户籍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大多数的社会福利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如果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把诸如孩子入学和升学考试、劳动就业、社保等与户口脱钩,户口问题就简单得多了。人口流动性就会降低一点。”
鉴于此,有学者提出:“不能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做文章,而应该首先解决公共产品配置不公的问题,然后再改革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的形式主义更是要不得,所谓的“省级户口”“县级户口”,或者模仿国外的“蓝卡制度”“绿卡制度”,“除了延续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不平等条款之外,还会把户籍作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让乡村居民为进入城市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平等配置,消除城乡地域差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公民的迁徙权、受教育权,还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的必然流动,以及每年春运期间数亿人的“转战南北”,都让户籍改革迫在眉睫。
人们等不及。于是就有这样的追问:一年一年总是疑似坚冰将融的户籍改革,何时能有实质性突破?怎样才能真正破除部门利益的壁垒?还自由迁徙的权利于公民到底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