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770字。  浙江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1
  本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原创-字音)
  A.勉强/强迫    哄动/一哄而散    泥沙俱下/泥古不化
  B.埋怨/埋葬    登载/载誉归来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C.皈依/日晷    熟稔/光阴荏苒    故态复萌/海誓山盟
  D.潜质/掮客    罢黜/相形见绌    字斟句酌/真知灼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原创-字形)
  A.随后就可以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窄狭木楼梯上的踢沓声;他终于来到了来客的面前。
  B.最初在羊群和土地间劳作、休憩时,我们不懂欣赏蓝天白云的惬意自在,也不懂品味青山绿水的清新怡人,一心只想着闯荡,想着出人头地。
  C.河岸上是曲曲折折的长廊,廊边有木椅,坚实而温和,那木头的容颜在岁月的抚摸下日渐光滑,清晰的文理,显露出岁月的沧桑。
  D.我看看他满是折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天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原创-词语)
  A.国家安监局局长日前作客人民网,就安全生产等相关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他指出: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是工作重点,对违法者必须六亲不认。(大义灭亲)
  B.利用网民的愤怒如今已成为一种产业。当你义愤填膺、正义凛然地口诛笔伐之时,炒家正躲在电脑后边一边数钱一边骂你傻呢。(大动干戈)
  C.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以及AIG面临的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风声鹤唳,一时间,世界金融体系再度陷入了资金枯竭的局面。  (草木皆兵)
  D.常言道“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厂子扭亏为盈。(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贸易发展署,以及两国的进出口发展银行,将就共同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能源合作十年规划签署相关的谅解备忘录。
  B.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条分缕析,帮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C.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D.人们排起长队,只为了亲眼目睹一条我们身边的“龙”——“中国东阳龙”,一条穿越时空、来自距今约8500万年晚白垩纪的大型草食性恐龙。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原创-连贯)
  ①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
  ②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③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④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
  ⑤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
  答:              
  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中某委员的观点(不超过15字)(3分)(原创-压缩)
  来自四川的某委员认为,目前引发群体性事件根本原因在于,事发当地干部队伍的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长期紧张,群众对当地党政机关和干部缺乏基本信任。他指出,解决群体性事件,不应将公安机关推向一线,不能用强制手段解决群众的利益矛盾问题。要坚决防止因用警不当、定位不准、处置不妥而激化矛盾。
  7、 下列图形是杭州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标志                                                          
  征集活动中的6 幅入围作品之一,请你用一段说明性文字谈谈
  它构思的特点,入围的理由  。(6分)(原创-探究)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4分)(社科文阅读)
  魏、晋、南北朝的笔法传承与充实
  书法一独立就进入一个以笔法传承与充实为核心的欣欣向荣的时代。笔法传承是书法艺术赖以发展、繁荣的内在动力。
  顾名思义,所谓“笔法传承”,是指书家间对笔法技巧乃至笔法意识的传授与继承。通过笔法传承,历代书家所探求的笔法内容,以及对书法艺术本质的领悟,才不致随身而殒。
  东汉以前,文字书写能手之间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字法(文字结构)上,如西汉今古文之争,很大程度源于古文字法的失传。东汉,书法开始自觉,基本笔法形成,笔法的传承从此越来越超脱于字法。且不说“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竞以杜、崔为楷”的历史事实,单从历来将笔法神秘化的种种现象中,也不难看出笔法传承在书法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对笔法无以复加的重视,决非仅仅出于一般所谓东方民族“崇古”的心理。否则,古人对笔法传承尤为青眼相加的事实将无法解释。
  那么,为什么众多成就斐然的书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