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一个读者的视线来看《平凡的世界》。可能幼稚些,但我是怀着真诚和热情去写的,请多批评指正。
内容摘要:本文站在现今社会寻找失落的男性、阳性的角度,通过对《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的评述,从他们对待自己的家庭、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的责任感和他们在困厄的环境中所极力维护自己的男子汉的尊严;从他们对待爱情的理智和执着;从他们对劳动和知识的永不竭止的渴求和追寻上,揭示出一个“真正男子汉”所应该具备的,它是一种气质,是一种源于对生活的了解和热爱。
关键词: 男子汉 尊严 理智和执着 劳动和知识
继韩少功、张承志的“寻根文学”[3]的兴起,寻找失落的男性、失落的阳性已成为时下迫切的主题,引起了人们对于男性、阳性的一系列思考。《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篇以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虽然不属于寻根文学的范畴,但这篇小说中所塑造的一些农民形象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男性、阳性的镜像,而其中的孙少安、孙少平俩兄弟形象更是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孙少安“身上有一股很强的悍性”,孙少平“脸上有一股男性的顽强”,他们对于生活、爱情和人生的追求,无不充分展现他们男子汉身上的一种力感和阳刚,使人们对于男子汉进行重新审视:“男子汉不是装出来的——整天绷着脸,皱着眉头,留个大鬓角,穿件黑皮夹克衫”“男子汉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靠‘化装’和表演就能显示的。”少安和少平无疑就是真正的男子汉。
一、责任和尊严——真正男子汉的生活哲学
孙少安、孙少平是黄土高原上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无钱无钞”,更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在人类前行的道路中,他们和千千万万的黄原百姓一样只 不过是“一粒尘埃”,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亮点。他们的生活境遇是困厄的,但他们对待生活永远都是积极的,而在这困厄中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人格无疑是值得肯定的。首先,责任和尊严在这农民哥俩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自己的出身和家庭,他们是热爱的,没有丝毫的“鄙薄”。并且他们都在努力地通过劳动来改变自己家的境遇,以此维护自家在“双水村”的尊严,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这个家他们都作出了一定的牺牲。当初,由于贫穷,少安被迫辍学,父亲孙玉厚充满了对儿子的愧疚,但少安却勇敢而坚决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并且发誓“要对少平和兰香的前途负起责任来”,要知道他也是块“读书的料子”,这一次抉择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意味着他将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也因此断送了他和“青梅竹马”的润叶的婚姻,但他“不抱怨,不后悔”,“平静”地做起一个“好受苦人”。可以说他从辍学回家,就成了家中实际的“顶梁柱”,成了弟弟妹妹心中“崇拜”的对象,村里人瞩目的对象,对于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他都是尽其心力关心的,他的心中时刻盛买了家中所有的人,包括他已出嫁的姐姐——兰花,惟独没有他自己。在他由于“猪饲料地”问题被批斗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弟弟妹妹的前程会不会受这件事的‘政治影响’。”他与自己的穷家“生死与共”了多少年,“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是他自己的“一贯信念”和“生活哲学”,即使有了妻子后他也未曾改变这一点,因此婚后“是否分家”成了他和妻子之间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矛盾。当分家被正式提上日程后,少安提出让弟弟到他的烧砖窑来对半盈利以次保持对家的“不舍”,他甚至对弟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但是少平却是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