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60字。
200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
从军行①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②,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②西京:长安。③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凤阙:皇宫的代称。④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方要塞。⑤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欣赏价值:自六朝以来,靡弱绮丽的诗风大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诗歌的发展。本诗以边塞战事为主题,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正是初唐四杰对诗歌内容开拓与创新的绝佳例证。此外,本诗除首联之外,其余三联都对仗极工,而且不仅句与句对,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作品更有节奏和气势,实属难能可贵。
登鹳雀楼
唐•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欣赏价值:此二诗与王之涣(一说朱斌)所作的《登鹳雀楼》被沈括推为唐诗中写鹳雀楼最好的三篇。虽然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王诗,但其余二诗也各有所长:畅诗以飞鸟难以登临反衬鹳雀楼高及云天,以尘世景物的低矮渺小反衬鹳雀楼的高高在上,意境极为壮阔。 李诗旨在怀古,诗人登高眺远,吊古伤今,复带出思归之意,可谓百感交集。登同一座楼,三位诗人写出了全然不同的效果,同学们当仔细品味个中奥妙,以为写作之鉴。
(《语文报•中考版》326-330期 )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①,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①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
欣赏价值:同样是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多了几分豪爽、洒脱,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则多了几许恳切、亲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宏大的志向、共同的理想消弭了空间的阻隔,气势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