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30个字。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月单元测评
新学期的第一次测验,是我们对这一阶段语文学习之旅的一次回望。心态将是自己成败的关键。请相信自己,“我就是这广阔语文世界万里高空中留下的那道亮丽风景”。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 分, 每小题2 分)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 绯红(fēi)匿名(lì)杳无消息(yăo)汗流浃背(jiā)
B. .磨蹭(mó) 掺和(chàn) 文绉绉(zhōu) 哄堂大笑(hōng)
C. 胡髭(zī) 黝黑(yŏu) 藏污纳垢(gòu) 广袤无垠(mào)
D. 小憩(qì) 绚丽(xuàn) 冥(míng)思遐(xiá)想鸢(yuān)飞戾(lǐ)天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高谈阔论坛花一现迫不及待窃窃私语
B. 神采奕奕彬彬有礼破镜重圆月白风清
C世外桃园晓风残月顺藤摸瓜事半功倍
D 四面楚歌挺而走险厚此薄彼貌和神离
3.选出加点的词语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褒词贬用,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进行嘲讽)
B.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以猜测的语气揣摩自己在日本受到的优待,流露出作者作为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之感)
C.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蛮横不讲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D.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我.(作者能混出个人样而又没有人管束,说明母亲对儿时的“我”管教严格,让“我”受益匪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 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C.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D.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是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5.说话要讲究方式,“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下面四句话,不是采用“婉言”方式的一项是()
A. 孩子,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B. 你的这幅作品太差劲了。
C. 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D.我的朋友腿脚不方便,您能让个座儿吗?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再写出下面“书”字的意思:“书湖阴先生壁”_______,“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_.“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________。(2分)
2、填句(5分)
◎文章写景色,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
◎含蓄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
3、下面句子中的“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之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③以衾拥覆④以中有足乐者
A、①而;②因为,拿;③拿;④因为
B、①来;②因此,把;③用;④因为
C、①而;②而,用;③把;④因此
D、①来;②而,把;③而,把;④因此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反。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生动简洁的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第①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夺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②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地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充了富春江的特色。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三、古诗文默写(共8分)
(一) 用课文原句填空。(4 分)
1、,铁马冰河入梦来。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波撼岳阳城。
4、,我言秋日胜春朝。
(二)古诗词积累( 任选四句填写)(4 分)
⑴刘禹锡在《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的一句是:,。
⑵李白曾有:“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豪迈,苏东坡也有:“,”的感慨。
⑶面对死亡,从古到今舍生取义者比比皆是,文天祥:“,”,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⑷“神交”是古代文人常用以抒情的一种寄托,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
⑸吊古伤今,忧虑国计民生是古今有识之士把感慨跃然纸上的通常表现形式,而对历史作出概括和评价最为精彩的当属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