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3420字。
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阴险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光彩 过河卒 根深蒂固 为山九仞,巧亏一匮
B.印象 股份制 事必恭亲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安详 放像机 宁缺无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赝品 莫须有 买椟还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 我们党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②说汉语消亡,有点危言耸听,但至少在科学和学术教育领域,汉语受到排挤和忽视,的确是一种正在发生和 的现实。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践踏人权的种种事件及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遭到美国国内舆论和国际社会 强烈的批评。
A.标明 蔓延 日益 B.表明 蔓延 日益
C.标明 曼延 更加 D.表明 曼延 更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 清明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优雅与闲适。
B.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究竟是怎样的胜地?超自然力量是否真的存在?曾在纵横裨阖于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象雄文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C.一位批评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称,自己买了一本,但翻了一下就没再看——不屑和鄙视之情溢于言表。既然根本没看,你的批评以什么为依据?
D.在文化产业的内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峰并峙”共同发展的趋也日益明显,但资本本性所暴露的缺点也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穷形尽相。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凌寒傲霜的菊花简洁得只有精神。桃花却是大俗大雅,它既以艳红的色彩妩媚的体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又以优雅的诗意淡远的意境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B.国学是以儒有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兼有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的精神气质的一种多元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
C.对PX项目建设,厦门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认真细致的论证工作,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既以考虑厦门的发展大计为念,也以考虑外来投资企业的切身利益为念。
D.近几年,形形色色的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春节过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大肆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之时。
二、(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近日网上有篇文章,说某地男人总是在细细地编织着自己的小日子,是“性格的雌化”。举个具体例子,说每天的傍晚,某地男人就要打个电话给夫人告知晚饭在什么地方吃。其实这恰恰是国际时尚潮流,如今在欧美特别是在硅谷,那些高级白领都是那么做的。
使笔者感兴趣的是作者作为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支撑自己的论点时引用论据的方式。考虑到时代背景,更突显这样的思考方式已经成为位知识分子的一种本能。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美国溢价”这一普遍现象,大到国际关系、航空航天,小到留学移民,TOEFL成绩、麦当劳。溢价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也可理解为心理学说的“光环现象”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变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以其国力之强大,在各主要领域之先进,让市场产生了最为明显、最为普遍的“美国溢价”和“美国商誉”幻觉。一旦某一事物能和美国挂上钩,就位列神坛,光芒四射。“美国溢价”成了全世界,特别是后发国家人民历史记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除了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以外,发展中国家内部也有一些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对此现象心照不宣,或无意识或不自觉地推波助澜,选择性地主张“和国际接轨”和定制“历史记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溢价”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所谓“溢价”在事实上也越来越处于下降通道。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兵败如山倒”,美国的“商誉”和“溢价”面临不可避免的大幅贬值。笔者以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将为此节省大量的经济和发展成本,恢复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指出“美国溢价”幻觉的轰然崩塌不同于贸易保护主义,恰恰相反,脱掉了皇帝的新衣,回到其基础使用价值的外国商品,更可以从正常的消费需求中扩大市场。
日本和韩国社会对于西方商品的态度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历史过程,到现在也尚未完全结束。在这一不可逆转的进程中,会有少数群体在少数方面“利益受损”,包括我们自己和家人高成本取得的“镀金留洋”的学历、进口汽车和NIKE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任何有理智的国人来说,“受损”和获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指出“美国溢价”不是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自我膨胀,作为首个登月的国家,美国也还是有太多让我们学习的东西。笔者只是期待打破早已该打破的迷信,让危机带来的巨大利好,帮助中国社会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9 4.6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美国溢价”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从麦当劳、TOEFL成绩、移民留学等这些许小事到航天航空、国家关系中普遍存在着“美国溢价”,即“美国光环”形象。
B.某地每天晚上,某地男人都要打电话给夫人告知晚饭在什么地方吃,这是个国际时尚潮流,是欧美特别是硅谷高级白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