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70字。
《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广东侨中李中彦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2、了解评传的特点,通过研读课文,印证把握评传的写作要求
3、了解贝多芬的人生轨迹;继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分析运用素材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第2,3点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1、自读全文,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写了哪些内容?
2、再读全文,写读书笔记,填写传记人物积累表。
3、分四个小组,分别查找有关贝多芬等名人成长经历的资料,班内交流。
第一组:查司马迁,孙膑,勾践等
第二组:查张海迪,谢坤山,史铁生,桑兰等
第三组:查贝多芬,霍金,海伦,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等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课前欣赏一段音乐。《命运交响曲》或者《欢乐颂》导入课题――“扼住命运的咽喉”。
(二)整体感知学习传记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能把握传记中的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
1、问:节选文章主要写的是贝多芬哪个人生阶段的经历?
学生:出生——30岁。
2、问:具体写了贝多芬哪些重要的人生经历?
(提示:这个经历是一个阶段而不是某个细小的事件)
板书:童年——法国大革命——耳聋——失恋。
2-4 5-7 8-11 12-15
3、学生填写传记人物积累表的年谱部分,老师指导点拨
4、赏析题目。
问:“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怎样的动作呢?与“决不向命运低头”相比,它有更强的攻击性与致命性,从中也可以看出贝多芬一生的苦难与奋斗。命运不过是消极者拿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借口而已,一个坚强的人是不会接受命运的安排的。贝多芬一生忍受了如此多的痛苦,他顽强地生活着,创造了一曲又一曲享誉世界的乐曲。这些乐曲或雄壮或欢快或静逸或优美,这就是他对命运最有力的攻击。
(三)赏析第1段,初步感受传主形象
生:描绘的是一头野兽的形象,有雄师的结实、犷野、愤怒、威武的王者风范,又有狮子不具有的忧郁、悲壮、坚韧和细腻。贝多芬一生与命运的搏斗在短短几百字的精妙独特的相貌描写中体现出来了。
生:我们能从贝多芬宽广而有棱角的额头感受到刚毅的性格特征……贝多芬那双特别而深邃的眼睛,展现出人物性格中坚毅、深邃而又隐蔽的一面;眼下那奇特的鼻子与被作者喻为狮子的相貌,也暗示着贝多芬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敢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