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2张。画面优美,分析清楚。含配套教案,约4920字。
《雨霖铃》教案
闽侯三中
叶丹
【教学设计】
1、 学情分析
学生对宋词有过接触,但不甚了解。通过学习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诵读、赏析的同时,把握作品的景与情,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并体会婉约的风格特色,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宋词的能力。
2、 教学思路
(1)教材地位:《雨霖铃》为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内容。本单元鉴赏的是宋词,重点是感受、品味诗词的意境,了解词的格律常识。《雨霖铃》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作,极能体现婉约词的特点,作为教读课,用于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2)安排一课时。知人论世——朗读欣赏——抓意象,品意境,把握作品的景与情——分析艺术手法,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拓展阅读,了解婉约词的特色。
(3)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设计的课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柳永及婉约词的特点。
(2) 名句赏析,感受词中浓浓的离情别意。
(3) 体会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
(1) 过程:见教学思路(2)
(2) 诵读法
(3) 赏析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婉约词的代表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流程】
一、 课前播放《城南旧事》主题曲,后导入:
长亭外,古道边,凄凉话离别。当《城南旧事》在凄凉地吟唱人生自古多别离时,我们却有缘相聚在美丽的闽侯三中。正所谓人生何时不别离,人生何处不相逢。聚散离合已成为生活不变的旋律。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诗的海洋,词的世界挥毫泼墨,写下不少动人的篇章。今天我们乘着诗歌的翅膀,泛舟于悠悠的历史长河,去看看那个风流才子柳三变,去听听他的离别绝唱——《雨霖铃》。
自古以来,唐宋诗词就如一座珍馆,浓缩了中国文学的奇珍异宝。近年来,在高考中,古典诗歌鉴赏这一块更是占有一席之地。那么,鉴赏诗歌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呢?
(明确:
1、知人论世,大致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如:杜甫,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这点我们在学习《杜甫诗三首》时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
2、抓意想,想画面,入意境,悟情感。
3、分析艺术手法。)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以上步骤来鉴赏《雨霖铃》这首词。
二、知人论世,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课件图片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