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50字 甘肃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甘肃省张掖市2009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回答问题:(8分)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
  答:                                                             
  (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12(1)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2)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之语,可见作者久羁之苦。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残灯”两句,写屋内黯淡情景,与前片月光映照,亦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甘肃省200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