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0字。1课时。
《声声慢》教学设计
安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赵艳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叠词的作用。
2、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3.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设计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二、能力目标
1、熟读背诵并能初步对这首词进行鉴赏。
2、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搜索、整理、解决相关问题。
设计目的: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培养络自主学习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赏析叠字。
2、品味意象的丰富内涵。
设计目的:主要学习诗歌的音韵美和诗歌中特定意象蕴涵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赏析叠字。
设计目的:针对学生语言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对古代诗词语言的赏析,很多时候是知道好,不知道为什么好,不能具体说出语言起到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诵读法和利用网络技术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设计目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诗。
网络资源丰富,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不受时空限制,络搜索自己需要的知识,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可以把学习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课前学生通过IE浏览器登录校园网网址,进入声声慢教学系统,查看老师预留的预习指导和作业,根据要求上网搜索所需要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做好预习工作。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北宋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南宋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请学生回忆这些词人的代表作,简单了解婉约和豪放派词风的不同。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入今天的学习
请学生点击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校园网网址,进入学习系统。
1、预习成果展示
把自己课前查找到的资料整理后粘贴到课件的资料区,互相交流,展示成果,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