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60字。
[原创] 方山子传 (教案)
广东开平市开侨中学 程小春
(注:公开课教案,一致赞肯。课堂效果明显。特色是个性化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预习作业
1、自行读熟《方山子传》,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给生字词注音,标示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及重要句式。
2、你认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自行置疑,每位学生争取至少提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校读。学生互读、齐读。(古文必须要重视“熟读课文”)
二、知识预备。(检测学生自学效果,落实目标1)
1、根据课文内容填补词语。(落实教学重点之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
①稍壮,___________,欲以此________________,然终不遇。
②_____________,不与世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③余告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余宿其家。_____________,而妻子奴婢,皆有_____________;余既耸然异之。
④今几日耳,_____________,犹见于眉间,而岂_____________哉!
⑤然方山子_____________,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____________。
⑥皆___________,独来穷山中,此岂_____________哉!
【参考答案】折节读书,驰骋当世,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俯而不答,仰而笑。环堵萧然,自得之意;精悍之色,山中之人。世有勋阀,今已显闻。弃不取,无得而然
师:边让学生填词,边落实翻译,老师对每一句的所写内容做简洁概括。
①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经历。
②这写的是方山子的特立独行。
③这写的作者初遇方山子时的情景。
④这写的是方山子人生角色的转变。
⑤这交代的是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⑥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取向及作者对他的直接赞肯!
师:通过这种填词的方式,帮助学生基本梳理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是整理文言基础知识。
2、基础知识检测整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犹见于眉间( )
②前十有九年( )
③往往阳狂垢污( )
④方山子傥见之与 ( )
【参考答案】(有,通“又”; 见,通“现”显现; 阳,通“佯”假装,与通“欤”语气词吧)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
②方屋而高( )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④使从事于其间( )
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
【参考答案】(①古义: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 今义:指纵马奔跑
②古义:帽顶 。今义:指房屋
③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④古义:任职。 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⑤古义:的原因。 今义:因果连词)
(3)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
②余既耸然异之 ( )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