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6330个字。
  2009年杭州市高中招生模拟考试语文问卷(一)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选择题按要求用2B铅笔填涂。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佝偻(jū)相公(xiànɡ)面面相觑(qù)
  B.阔绰(chuò)恁地(rèn)鳞次栉比(zhì)
  C.嗔视(chēn)倒坍(tā)尽态极妍(yán)
  D.差使(chāi)尴尬(ɡà)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抵当锐不可挡鞭策束手无策
  B.推崇重山峻岭审议断章取义
  C.魄力迫不及待勘误疲惫不堪
  D.忧豫忧心忡忡松懈浑身解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遵循着永恒的昼夜规律。(遵守)
  B.《非诚勿扰》、余华等人的入住西溪,可谓是一场西溪与影视和文化的邂逅。(遭遇)
  C.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都是住房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各地执行过程中都有不少因地制宜的政策调整。(因人而异)
  D.杭州西溪之美,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无与伦比。(精美绝伦)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地震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地震。
  ①其中一部分以弹性波(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来,当地震波传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
  ②在地壳及上地幔中,由于物质不断运动,经常产生一种互相挤压和推动岩石的巨大力量,即地应力。
  ③当这种能一旦超过岩石所能承受的极限数值时,就会使岩石在一刹那间发生突然断裂,释放出大量能量;
  ④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的事业与人生,不免会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挫折。
  B.如果是无法避免的倒霉事,能处理当然好;不能处理,就去面对和接受它。
  C.“越是有资源的地方,越是容易出现发展的问题。”肖金城说,“这种情况就是资源诅咒。”
  D.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政府廉洁,这是和谐社会里的“三个顶梁柱”。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举杯邀明月,▲。(李白《月下独酌》)
  ②▲,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出自晋人▲的《三国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沙皇走狗形象。
  ③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作品《故乡》,选自《▲》。
  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光照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从而改变整个江湖的食物链,破坏整个生态系统。
  ②黑夜不黑的状况会影响一些水域的生态。
  ③黑夜不黑的状况势必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2009年3月9日,美国海军监测船“无暇号”违抗有关国际法和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未经中方许可在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②中方已就此向美国严正提出交涉。③我们要求美方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10.根据语意,仿照画线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个句子,表达你对滋润的理解。(3分)
  人的每一步行进每一次收获乃至每一回激情的澎湃,何尝离开过营养的滋润。学步时外婆讲的“狼来了”的故事,是诚实的滋润;年少时▲,▲;意气奋发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