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90字。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靖江市新丰初中 杨灿琴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仔细阅读课文,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
2、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二) 过程与方法
1、师生共同研读文章内容,理清线索,揣摩语言,体会夹叙夹议的作用
2、然后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揣摩语言,体会情感,提高意识。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拟体验。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和儿子的美好情怀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自己“人与自然”问题的设想 。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
难点 :学习本文不能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要让他们把这种情感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
三、 教学步骤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由学生回答封阳台的好处导入新课。如此看来,封阳台有许多好处。有一户人家本来打算封阳台的,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他们的情感与态度也经历了一番变化,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生齐读课题),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去找答案,注意圈划出重点词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教师板书,学生解答)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一只鸽子使作者封阳台的决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理出课文的线索。
明确:要封阳台 ——封阳台吗?——不封阳台
(2)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明确:要封阳台因为作者认为“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改变了主意是因为“如果封了阳台这鸽子便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场所”;
不封阳台是因为“为了这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给我带来了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学生富有感情的齐读第13小节,板书: 鸽子,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