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500字。讲练结合,同步检测,知识点归纳,重点难点归结,让学习更加有目标,让练习更全面。
兰州三中 李治国
第一单元
1 诗两首
☆课文导读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作于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1938年,诗人艾青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坚定地汇入人民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一名时代的鼓手、吹号者。诗歌表现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抒发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乡愁》是一首抒情诗,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表现了大陆和台湾分割的不幸历史,抒了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嘶哑(sī yǎ) 温柔(róu)
腐烂(fǔ) 喉咙(hóu lónɡ)
吹刮(ɡuā) 汹涌(xiōnɡ yǒnɡ)
邮票(yóu) 窄(zhǎi) 矮(ǎi)
二、词语释义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停止、停息。
温柔:温和柔顺。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深沉:思想感情不外露。
乡愁: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离愁别绪。
三、语句解读
1.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句表达了作者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句对于自己为什么悲哀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邮票”指代信件,凭书信往来可以宽慰乡愁。
4.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船票”指代船只,以船为载体了却乡愁。
四、作家作品
艾青(1910——1996),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课文导读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
蝼蚁(lóu yí) 蘸着(zhàn)
河堤(dī) 灰烬(jìn) 荔枝(lì)
折断(zhé) 掠过(lüè)
二、词语释义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锦幛:像锦绣一样的幛。
荇藻:荇菜水藻,是水生草本植物,多浮在水面上或生于水中。
彻骨:形容非常冷。
苏生:苏醒,重新焕发生机。
残损:残缺,破损。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三、语句解读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