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1450字。
华师一附中、武昌区2009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
A.匮乏 馈赠 溃败 昏聩 功亏一篑
B.狡黠 遐迩 瑕疵 闲暇 兼葭苍苍
C.罹难 淋漓 迤逦 篱笆 魑魅魍魉
D.寺庙 把持 恃才 侍侯 两山对峙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勾通 搅和 绊脚石 咄咄逼人 博闻强识
B.辟邪 部暑 一沓纸 俯首帖耳 遵规守纪
C.海啸 讴歌 压轴戏 钟罄管弦 反映意见
D.慰藉 殉职 起跑线 茁壮成长 千钟风情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如今你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请你放心,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风景秀丽的长江三峡总是在你意想不到之处冒出一个令人叫绝的景物,我们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C.王丽娟长得漂亮,文章也写得漂亮;她写起文章来常常文不加点,但读后还让人回味无穷。
D.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说话做事总喜欢危言危行,所以我们在跟他打交道时必须格外小心地提防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上月在莫斯科就明年俄对乌天然气供应量达成协议,明年俄对乌天然气供应量将与今年相同,但双方并未敲定具体价格。
B.为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今年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电动车示范应用,决定在3年内,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在多个领域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投入示范运营。
C.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D.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的勒•克莱齐奥的《荒漠》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中国读者所欢迎,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三次。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A.《论语》论为政,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论教育,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等等。
B.他在日记中写道: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能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
C.2009年初,国务院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振兴包括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重要产业,以实现“保增长;促就业;抓升级”的目标。
D.“看了《潜伏》吗?”时下,这句话就像问“你吃了吗?”般平常,谍战剧《潜伏》的火爆超乎想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自然科学世界图像的统一性
海森堡
18世纪在理解电现象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它为今天的化学奠定了基础,并且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知识,它收集了并整理了动植物的许多经验事实。19世纪把热力学和关于电磁现象的学说提高到了牛顿力学的高度。在其他大部分自然科学领域里,这一研究也获得了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超过以往时期的巨大成就。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科学不可避免地要分裂成许多小的领域,这些小的领域本身又提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以致没有一个人能指望完全掌握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这种发展导致了往往令人感到遗憾的专家路线。现在,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引以自豪的,是深情地探索个别的事例,认识自然界在一个小领域里的最微小特征并对之作系统整理,轻视有关大范围内相互联系的知识的价值。在那时候,至少在内容上,根本谈不上什么统一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因为每一个科学家的世界,正是他以毕生精力花费于其中的自然界的那个狭隘部分。
也许最早在19世纪后半期,人们才能谈到自然科学的一种至少在方法论上的统一性。维勒曾发现,用无机物质可以合成有机物质。这个发现也使化学家确信有机体中的化学过程是按照无生命物质一样服从的规律进行的。从那时起,化学在方法论上也以牛顿力学作为它的先例。而原子假说的成功,为扩展这种学说,即物质的行为可以建立在最小构造物的力学基础之上的思想愿望,提供了又一个范例。在生物学中,达尔文进化论把活力论的考察方法排挤了出去,而代之以一种根据因果概念的分析。甚至在医学方面,也由于试图把有机体中的过程同复杂机器中的过程作比较的这种想法而获得了很大成功。
因而在那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已拥有一个统一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这就是,世界由存在于空间中的事物所组成,而这些事物则由于作用和反作用而在时间上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人们可以把这种世界图像称之为对实在的理想化。但是已有好些迹象表明,各种不同的科学正在其他新的观点下,开始密切地联结起来,而且毋庸置疑,19世纪末期的这种片面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必将就此为其他思想形式所代替。
6.下列对“自然科学不可避免地要分裂成许多小的领域”的背景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18世纪在理解电现象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它为今天的化学奠定了基础,并且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知识。
B.理解电现象取得重大成果,它收集并整理了动植物的许多经验事实。19世纪把热力学和关于电磁现象的学说提高到了牛顿力学的高度。
C.在其他大部分自然科学领域里,把热力学和关于电磁现象的学说提高到牛顿力学的高度的研究也获得了超过以往时期的巨大成就。
D.科学领域本身又提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以致没有一个人能指望完全掌握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这种发展导致了小的领域专家路线。
7.“也许最早在19世纪后半期,人们才能谈到自然科学时一种至少在方法论上的统一性。”对句中“方法论上的统一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世纪前半期,至少在内容上,根本谈不上什么统一的自然科学世界图像;因为每一个科学家的世界,正是他以毕生精力花费于其中的自然界的那个狭隘部分。因此,方法论上还谈不上有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