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30个字。
《与朱元思书》导学设计
常熟东张中学胡成弟215537
【课标﹒教材﹒学情】
新课程教材修订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这样做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尽量多读些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受到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也意在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文言文,多背一些,有利于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渐染。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生动而简练的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汇,这也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除了完成新课标要求的在借助工具书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目标之外,还应该在诵读中细致品味文章字里行间的深长情味,真正理解古代文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内化为提升自己道德情操和个人修养的人文积淀。
【重点﹒难点﹒疑点】
学习本文重点是诵读。结合课文注释知其大意,是诵读的基础;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是诵读的主体;在诵读中完成对全文的背诵,是目标的达成。怎样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呢?我们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朗读出文章的音乐美,第二步轻读出文章的意境美,第三步默读出作者的情感美。
因为课文简短,背诵不难。但由于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应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同时,课前不妨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富春江的介绍,得到初步的认识,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习。
【自主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明大意。
1.对照课文注释,读懂课文
①读准字音:
缥(piǎo)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 )转(zhuàn)
泠(líng)嘤(yīng)鸢(yuān)戾(lì)
②解释词义: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横柯上蔽一百许里鸢飞戾天者
③句子翻译: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与朱元思书》中作者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这些山水的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又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