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00字。
《伶官传序》自学助学材料
四川省华蓥中学彭爱明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理、原、赐、恨、乃、负、抑、本、迹、系”9个实词的含义。
2、积累归纳“与、其、盛、归、易、告”6个词的义项和用法。
3、积累掌握“人事、所以、从事、贼、意气、及其、组”等词的古今异义。
4、理解掌握“事、前、东、夜、四、本、函、智勇、兴”的活用。
5、掌握固定用法:“岂……哉!”“岂……欤?”“而……欤?”
6、理解特殊句式:(1)梁,吾仇也。(2)此三者,吾遗恨也。(3)为天下笑。(3)而智勇多困于溺。(4)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5)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6)智勇多困于所溺。(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7、翻译全文,重点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自理也。(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8、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论证的。理出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论论方并体会其优缺点。
9、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10、背诵文章第三段、四段,重点背诵理解和准确默写以下名句:(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自理也。(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满招损,谦受益。
二、学习步骤
1、根据自学目标,开展自学,一一落实目标。
2、组织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全班集中解决自学互帮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4、背诵课文。
5、自不检测。
三、问题研讨示例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和课下注释,列出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时间表。
4、从这个时间表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5、结尾一句有何深刻含义?
6、《文章精义》曰:“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这十二个字准确概括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四位古文大师的文章风格。澜者,起伏而多致也。欧阳修之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抑扬顿挫,《伶官传序》可为明证。那么本文到底是怎样“抑扬顿挫”的呢?细读课文,从以下三方面体会领悟。
(1)叙事议论显抑扬
(2)正反对比见顿挫
(3)句式变化生波澜
7、《六国论》与《伶官传序》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相似点?
四、作者资料积累
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