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小题,约12250字。
  银川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  学号__  2009.5
  命题教师: 刘春映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题画诗,是紧紧围绕着某幅特定的绘画作品而创作的诗。它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的独创,在繁花锦簇的诗歌园地中独放异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无数天才的文学艺术家们,将诗以高超的书法题写在画幅上,再加之以精工的印章,与绘画形成完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
  由于绘画题材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题画诗的内容也极为广博纷繁,或咏写花草树木,或咏写山水田园,或咏写鸟兽虫鱼,或咏写人事季候,或咏写纸笔楼阁,等等,但就其思想倾向而言,大约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生动形象地再现画面的形象,深刻地开掘出画面的底层意蕴,描写出画面应该具有而又画不出的诗意,即所谓“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样的题画诗,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了。如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不仅生动地再现了画面上的景象,而且还写出了画外意,丰富了原画的意境。一、三两句描写画面的实景,但第二句说春天江水之暖是鸭子最先知道的,第四句说正当蒌蒿芦芽生长之时,美味的河豚鱼在长江中逆流而上了,这是画面上没有的,也是任何高明画师画不出来的,但苏轼却凭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来了,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春意和生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可谓是“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妙诗。
  1.下列对于“题画诗”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画诗是紧紧围绕着某幅特定的绘画作品而创作的诗,是中外诗歌史上非常独特的诗歌创作形式。
  B.题画诗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的独创,在繁花锦簇的诗歌园地中独放异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C.题画诗是指诗人根据一幅画写一首诗,再加之以印章,与绘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D.题画诗的内容丰富,咏写的对象有以下种类:花草树木、山水田园、鸟兽虫鱼、人事季候、纸笔楼阁。
  2.下列对《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再现画面的形象,深刻地开掘出画面的底层意蕴,描写出画面应该具有而又画不出的诗意。
  B.这首诗,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达到了“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效果。
  C.诗的一、三两句描写了生活的实景,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充满了春意和生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诗的二、四句是苏轼的联想和想象,极富创造力,这是画面上没有的,也是任何高明画师画不出来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观看绘画赞美高洁的品格,抒写人生的感悟,表达艺术体验和对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的题画诗侧重点在于借题发议,借题发挥。
  B.借题画怀古伤今的题画诗将诗作内容扩大到社会现实,超出了作者自身范围,具有更深广的思想内容。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既是咏梅、赞梅,更是王冕高尚人格和美好情操的真实写照。
  D.“牛砺角”“牛斗”是北宋后期党争激烈两派互相倾轧的真实写照,抒发了黄庭坚对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深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行俭传
  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时苏定方为大将军,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乃尽畀以术。迁长安令。麟德二年,擢累安西都护,西域诸国多幕义归附。召为司文少卿。
  上元三年,吐蕃叛。出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仪风二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诱蕃落以动安西,与吐蕃连和,朝廷欲讨之。行俭议曰:“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今波斯王死,其子泥涅师质京师,有如遣使立之,即路出二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