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3道题,约7100个字。
  南京市浦口区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模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3)晨兴理荒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7)         ▲,三年多难更凭危。(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8)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 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我们没有茫然和苦闷,更多的是“▲,▲”的信心与乐观(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填空)。

  南京是我们的母亲城,她既是一座美丽之城,也是一座英雄之城;既是一座古韵之城,更是一座发展之城。生于斯长于斯,我们怎能不爱她?为此,我们开展了“月是故乡明”的语文综合性活动。
  【英雄之城】
  关注社会生活的同学搜集了这样两则素材。
  素材一:(6分)
  ①电影《南京!南京!》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的经过,揭示了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18日下午,南京的上空布满阴mái(   ),进而开始落雨。这使到南京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南京!南京!》电影剧组,一踏进这座历经浩劫的城市,便体会到了非同一般的情绪与氛()围。导演陆川表示:“②人们误读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说南京是一座无抵抗的历史。但是走进历史最黑暗之中,我们发现,1937年,南京城的人民对日军进行了shū()死的抵抗。这是一座抵抗之城,英雄之城。”
  2.(1)请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2)请修改文中加横线的两处语病。
  ①改为
  ②改为
  素材二:(2分)
  2009年4月18日下午,在南京街头发生了两名歹徒持刀抢劫一名妇女钱财的恶性案件,南京市民于葆林、张定华等数位市民群众奋不顾身,勇斗持刀歹徒并将其中一名歹徒制服,其间在与另一名歹徒的搏斗中,两人不幸身受重伤,于葆林同志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无独有偶,5月6日下午,和燕路金基翠城小区保安王亮在值班时发现小偷行窃,他挺身而出,结果被恼羞成怒的小偷同伙打成重伤。事发后,小王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
  3.为素材二拟一个能概括南京市民精神的导语。
  导语:(20字以内)
  【文化之城】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与南京结缘。刘禹锡秦淮河歌《石头城》,韦庄访台城赏江南烟柳,宋濂登狮子山撰写《阅江楼记》,。
  4.你还了解哪些与南京有缘的文化名人?请再续写一句。(2分)
  5.为响应打造“文化名城”的号召,学校拟设立“家庭读书日”,请向家长推荐《骆驼祥子》或《鲁宾逊漂流记》(任选一本)
  《》主要内容
  说说推荐理由(阅读体验或感受):
  。(2分)
  【教育名城】
  6.请从下面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信息。(2分)
  材料一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南京市小班化试点初中 8所 16所 27所
  小班化试点初中就近入学率 50% 60% 85%
  材料二
  根据有关部门2008年的调查,参加小班化试点初中的班级,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参与率提高了30%;首批参加试点学校2008年学生中考成绩比上年提高了10%——15%。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4分)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以及流年易逝的感叹。(1分)
  (2)有位同学在默写时误将“海日生残夜”写成“海日升残夜”,请你告诉他,“生”与“升”相比,其表达效果好在哪里。(2分)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