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1张。课件、教学案、朗读一体化,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讲练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配套教案约2910字。
  《春江花月夜》教案
  学习目标:
  1、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3、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1、提问王勃的有关名句。
  2、《滕王阁》中,作者通过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二、导入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即“孤篇盖全唐”。
  三、听配乐诗朗诵
  四、简介作者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
  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始创于陈后主,曲调艳丽。张若虚沿用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音韵谐婉,洗净了六朝宫体诗的脂粉气。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传诵。
  五、自学质疑
  1、对照注释,初探诗意
  2、质疑问难
  六、集体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读了全诗后,你认为全诗写了哪些内容?
  七、诗歌鉴赏
  (一)诗题
  (1)本诗题目有什么特点?
  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二)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
  (1)这八句写了什么(用6个字回答)?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
  (2)你读了后感觉这几句意境是否阔大?从何处可以看出来?
  (3)“共潮生”为什么用这一个“生”字而不用“升”字
  (三)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
  (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2)简析:此段先写月,再由月而引出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