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
课前生字词准备:
缦回màn 不霁何虹 jì 妃嫔媵嫱pín yìngqiáng 焚椒兰 jiāo
辘辘 lù 尽态极妍yán 杳不知yǎo 迤逦 yǐlǐ
剽掠piāo 剽(慓)悍piāo 骠勇piào 横槛jiàn
鼎铛chēng 锱铢zīzhū 架梁之椽chuán 在庾之粟粒yǔ sù
呕哑ǒuyǎ 参差cēn cī
学习目标:
1.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而”“夫”的含义和用法;
2. 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写作目的;
3. 背诵全文。
研习新课:
学习第一段:学生质疑、教师指导,明确掌握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了,结束。 一:统一。
北构而西折 构: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
不霁何虹 霁:雨后天晴。名词活用动词
(2)古今异义
直走咸阳 走:趋向 今多指行走
钩心斗角 :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有面向中心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3)词类活用
四海一 : “一” 数词→动词 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 “骊山”名词→状语 从骊山;“北”“西”名词→状语 向北 向西
廊腰缦回: “腰”“缦”名词→状语 像人的腰部一样, 像缦带一样
蜂房水窝 : 名词→状语 像蜂房 像水窝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云”“龙”“虹”,名词→动词 出现云彩 出现龙 出现虹
(4)段意理解
设问: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从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从占地广、建筑物之高、建筑群布局,从楼阁之多,设计工致、变化统一的布局,从长桥、复道建造的复杂情况,从宫中的歌舞之盛等角度来定阿房宫的。
在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内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均力敌”就与前方“骊山冯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定“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排比、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句音节铿锵,并有音韵之美。
研习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