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400个字。
  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案(上)
  赵利华
  一、女孩独立
  教学目标
  1、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和体验女孩的成长过程和家长的心理历程,进而感悟独立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2、研读课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从而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和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读课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从而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和效果。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激发兴趣围绕课题设计问题,引出课文:你渴望独立吗?你认为什么是独立?怎样做才能独立?表达对“独立”这个话题的思考和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课文学习投入情感准备
  初读课文
  理清思路从“独立”切入,找出文中关于“独立”的议论部分(首尾两节)和叙述部分(中间主体内容),简要概述朗读课文,大致理清文章叙述脉络:首尾侧重于“独立”意义的议论(理解关键词如底气、阅历、勇气、能力等);中间侧重于整个“独立”的过程(以“我”的心理活动、感情发展为线索)承接上个教学环节,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脉络
  研读课文
  品味语言重点阅读女孩走向独立的过程和家长“我”的心理历程:1、抓关键词句分别概括两个过程,相互对应2、“我”两次为女儿准备行装,内心世界有何不同?为什么?3、如何理解在小鸟的成长过程中插入的一大段“我”的矛盾心理?圈划、朗读、归纳、交流:
  女孩:六神无主→诉苦哭泣→努力尝试→豁然开朗→兴致勃勃
  “我”:慰籍帮助→心乱如麻→喜极而泣;由“我”的前后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引出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讨论,如“独立是一种积淀后的崛起”“帮助一个女孩站起来,独自迈出第
  二、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玄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