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安徽省合肥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一)语文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6 KB
评级:
时间:
2009/5/30 22:26:10
下载:
本月:1 总计:14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6440字。
安徽省合肥一中 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68分)
一、科学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中的女性时尚
潘向黎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用它来形容唐代的女子,再合适不过。因为唐代,是中国女人最美的朝代。那时候,雍容华美、娇艳夺目的,岂止杨玉环一个人?
我们今天还用“唐装”来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服饰的统称,但是,现代的唐装,根本无法和唐代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服装相比。
“……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旧唐书》卷45《舆服志》)。
“裙拖六幅湘江水”。也许是李唐王室带有鲜卑血统,“胡化”尚武,并影响了审美观;也许是农耕文明产生的审美与富裕的物质基础相遇造成的一种必然——唐代崇尚浓丽丰肥之美。赏花要赏牡丹,马也要臀部肥大,人是“尚丰肥”,女子为了使自己显得更丰满,往往将裙子做得很宽大,六幅,八幅,十二幅,还要将腰身提高到腋下,这样整个人不见腰身,几乎像一个灯笼的外形了。
在传统裙襦装基础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装,不但将脖颈彻底暴露,而且连胸部也处于半掩半露的状态。在唐代,这是自然的,美的,时尚的,高贵的。初唐欧阳洵《南乡子》中有“胸前如雪脸如花”的句子,还有“长留白雪占胸前”(施肩吾),“粉胸半掩疑晴雪”(方干),“慢束罗裙半露胸”(周),都是对这种袒露的真实描写。至于对丰满的玉臂、皓腕的咏叹,更是不计其数。而其中毫无保留的赞美,则更是反映了当时的时尚风气和审美标准。
唐代妇女服装除了上衫下裙,还有胡服和男装两大类。胡服相对“另类”,但是流行了很久——“女为胡妇学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元稹)。
至于化妆,这也是当时的一件大事。时尚源头的宫中,唐玄宗封杨贵妃三姊妹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每人每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虢国夫人自恃美艳不施脂粉,常常素面朝见天子。但眉还是画的,“淡扫蛾眉朝至尊”。据史籍记载,唐玄宗染有“眉癖”,史称“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朝天子亲自推广和提倡,画眉之风在妇女中盛行不衰,就不足为奇了。
唐代的化妆变化很大很迅速,而且出现过匪夷所思的时尚。比如元和以后,一度流行将嘴唇涂成黑色,就是白居易《时世妆》中讽刺的“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桩呈尽似含悲啼”。这和当时的消极萎靡的社会精神面貌有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受世纪末情绪影响,流行色彩灰暗妆容颓废的时尚。
唐代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时尚概念——“时世妆”。“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白居易《上阳人》)”——这些白发宫女,在冷宫中消磨了四十多年,一直保持进宫时最时髦的打扮,已经彻底过时老土了——这种强烈的否定性,已经完全和现代时尚相同了。盛唐则是“大髻宽衣”的新趋势。“近世妇人……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这是元稹在《寄乐天书》中对中唐时尚的观感。白居易在诗中写道:“风流薄梳洗,时世宽妆束”。
杨玉环可谓当时的时尚领袖。她“云鬓花颜金步摇”(白居易),梳着高高的云鬓,脸上施了脂粉而容光焕发,头上还插了下端缀有细长珠翠、走起路来会摇动的金簪子。“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其实就是古代的水疗,而且是今天的SPA相形见绌的盛大规格。就连她的死,也仿佛贴着时尚的标签。白居易的版本是:“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香艳,凄凉;民间的童谣则唱道:“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天宝末童谣)。不论是惋惜,还是嘲笑,都无法忽视她的华贵时髦。
任何时代都有与时尚无缘,或者对时尚不屑的女性,唐代也不例外。“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这是晚唐的一个姑娘,因为众人都喜欢“俭妆”打扮的时髦女子,没有人来欣赏她以致嫁不出去而悲叹。可见无论追随还是拒绝,时尚都是女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
1.下列不属于“现代的唐装,根本无法和唐代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服装相比”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还用“唐装”来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服饰的统称。
B.唐代的女人雍容华美、娇艳夺目,服装也多姿多彩。
C.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
D.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
2.下列不是唐代时尚风气和审美标准产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李唐王室带有鲜卑血统,“胡化”尚武。
B.农耕文明产生的审美与富裕的物质基础相遇。
C.宫中的皇后嫔妃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服装的好恶。
D.传统裙襦装对唐代服装产生的巨大影响。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代崇尚浓丽丰肥之美。赏花要赏牡丹,马也要臀部肥大,人是“尚丰肥”。所以妇女们都喜欢宽大的服装。
B.唐代文人对妇女们脖颈的暴露,胸部的半掩半露,丰满的玉臂、皓腕的咏叹,也表现了唐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时尚。
C.将嘴唇涂成黑色在唐代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时尚,它反映了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消极萎靡。
D.晚唐的一个姑娘由于爱好风流高格调以致嫁不出去,这说明任何时代都有与时尚无缘,或者对时尚不屑的女性。
二、古诗文类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①,骑距驴②,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⑴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③,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④下榻叩头言:“阿⑤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⑥有烟气,闻行车管⑦之声。⑵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河南省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人教..
辽宁省葫芦岛高中2008-200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
安徽省铜陵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
广东省佛山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 粤教..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十八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语..
山西省太原五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
河北省正定中学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