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1张。课件、教学案、朗读一体化,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讲练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配套教案约1190字。
  《长安晚秋》教案赵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赵嘏及其代表作品。
  2、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层次感和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5’
  1、指名学生背诵《无题》。
  二、新授25’
  (一)简介作者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杜牧赞赏他“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
  (二)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三)检查自学成果。
  1、解释下列词语
  (1)云物(2)拂曙
  (3)动高秋(4)横塞
  (5)紫艳(6)红衣
  2、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讲解全诗。
  (四)分析鉴赏
  1、作者在诗歌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1)首联“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写的是长安全景还是局部之景?为什么?“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投影示:
  ①总览长安的。这是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拂晓,凭高而望的情景。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②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衬托出了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2)颔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是本诗的名句,这两句诗的写景妙在何处?
  投影示:
  ①本联写景为视(填写景角度)。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