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中煤》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辜、殷、卤、栋”等生字。
2、 了解新诗的一般特点,掌握朗读诗歌的有关知识,并有感情地朗读。
3、 了解通过比喻抒发强烈感情的写法,分析语言凝练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4、 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报国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富有表现力的朗诵。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 学生习作练习纸
课前预习:1、自学生字词语。2、试背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明确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生谈 教师板书(形象、生动、精练、富有节奏、饱含强烈情感)
《炉中煤》就是诗人郭沫若抒发心中炽热的爱国报国激情的一首好诗。
二、 学生结合注释介绍诗集《女神》和作者郭沫若。(板书:祖国 自己 比作 女郎 炉中煤 )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放幻灯片)
三、 好诗要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强烈的感情
一生推荐朗读较好的学生为大家范读;学生评价并说说诗歌朗读的技巧;
四、 结合课后练习二,明确重音和节奏并谈如何读节奏和重音 学生试标三、四节节奏及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