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40字。
  2009年第二学期温州中学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和盘托出/曲高和寡   称赞/称兄道弟   落枕/失魂落魄
  B.曲终人散/委曲求全   押解/浑身解数   拓片/落拓不羁
  C.安步当车/螳臂当车   风靡/靡靡之音   过屠门而大嚼/咬文嚼字
  D.数不胜数/不足齿数   强化/强词夺理   迫击炮/炮烙之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曼延,时刻都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食着人的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之中。
  B.人性与兽欲、正义与邪恶、文明与愚昧、民主与专制,无时无刻不在我们民族的所有生存领域残酷地博杀着。
  C. 清华大学2009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D. 想想上一个假日经济的火爆的场面,看看这一个假日经济的冷淡经营,这强烈的反差怎不让商家暗然神伤?让消费者摇头愧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B.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许多企业都有一种朝不虑夕的感觉。
  C. 经过苦心经营,乔利的生意一发而不可收拾,几年间他便成了让全世界瞩目的干洗大王,令人刮目相看。
  D. 你要提防他啊,这个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数百万年历经沙土堆积而成的,历尽了沧桑岁月。
  B.作文评分受到阅卷老师情绪的影响,分数在统计时出差错,这些在高考阅卷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将会通过网上阅卷得到较好的解决。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人们以麻木的心对待一切,以水火不相容的态度面对别人,这让我们的社会怎么能够和谐融洽就谈不上了。
  5.在下面语段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连贯。(4分)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样从容,一样简单,一样自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美丽的内涵:春的绿叶和生机,夏的鲜花与灿烂,_______,冬的白雪与深沉。重要的是把握住每一个季节里美好的日子。请不要在冬天里做春天的事,在秋天里唱春天的歌,萤火虫只在夏夜里闪光, _____。
  6.概括下面这段话包含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4分)
  东晋一代,主弱臣强,官修史书不景气,私人撰史很少受到限制。如果说有限制,那也不是来自于皇权,而是来自于大族。进入南朝,士族衰落,皇权复振,对史学的控制明显加强了。刘宋元嘉之初,文帝因“国子学未立”,命“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南齐建国之初即设史官。在史书设立诸志等订立条例的问题上,皇帝拥有最终决定权。不仅如此,甚至具体到某一个人是否可以立传也得征求皇帝的意见。到了梁代,梁武帝亲“造《通史》,躬制赞序,凡六百卷”。此外,梁代还设立撰史学士一职,由此架空一向由高门士族把持的著作佐郎,直接由撰史学士辅佐著作郎撰史。
  (注: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答:
                              
                              

  7. 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山东省针对2008奥运年的旅游所作的广告 “走近孔子,扬帆青岛”,等等。请从上述三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札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的。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